黄开口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黄开口 | 中药图典 |
黄开口 Huánɡ Kāi Kǒu |
|
---|---|
别名 | 老虎脚迹草、见血住 |
功效作用 | 凉血止血;平肝;解蛇毒。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失眠;高血压病;毒蛇咬伤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江苏药材志》 |
毒性 | |
归经 | 脾经、肝经 |
药性 | 寒 |
药味 | 苦、涩 |
【中文名称】: 黄开口
【来源: 】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轮叶过路黄Lysimachia klattiana Hance的干燥全草。
【 简介】
来源 本品为报春花科植物轮叶过路黄Lysimachia klattiana Hance的干燥全草。
原植物
轮叶过路黄为多年生草本,全株密被锈褐色多细胞长柔毛。茎直立少分枝,高15~50厘米。叶片3~4枚轮生,在茎顶端多数叶聚生,茎下部叶有时对生,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厘米,宽7~12毫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狭楔形,全缘,几无柄。花密生于茎顶端;花萼5深裂,裂片披针形,先端渐尖,长约1厘米,被毛并具不明显的黑色线条,背部中脉凸起;花冠黄色,漏斗状,5深裂,裂片舌状椭圆形,较花萼略长,先端渐尖,钝圆或微凹,有黑色线条;雄蕊5枚,长度仅为花冠的1/2,着生于花冠管的基部,花丝基部合生成环状;子房近圆球形,1室,胚珠多数。蒴果球形,直径约4毫米;种子多数,光滑。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于山坡林缘,溪边灌丛下或路边草丛中。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贵州、四川、河南等省区。
采收加工
5~6月采收带根的全草,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
干燥全草长15~40厘米,通常扭曲。全株被锈褐色细长柔毛,以茎部最多。茎单生,圆柱形,灰绿色,有纵条纹,断面中空。叶片多皱缩、破碎,3至多片轮生,完整叶展平后为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几无柄。花多朵密集于茎顶叶腋内;萼片狭披针形,被柔毛和黑色线条,花冠黄色,漏斗状,有黑色线条。蒴果近球形,直径约4毫米,含多数种子。气淡,味微酸。以身干、灰绿色、茎叶嫩细、叶多、无泥杂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微酸、涩,凉。止血,降血压,解蛇毒。用于降血压,肺结核咯血;外用治毒蛇咬伤,外伤出血。常用量15~30克,水煎服,或鲜草捣汁内服,外用鲜草捣烂敷患处。
【功用】
止血,降血压,解蛇毒。用于降血压,肺结核咯血;外用治毒蛇咬伤,外伤出血。常用量15~30克,水煎服,或鲜草捣汁内服,外用鲜草捣烂敷患处。
【性味】
微酸、涩,凉
|
关于“黄开口”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