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唐松草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高山唐松草
Gāo Shān Tánɡ Sōnɡ Cǎo
别名 马尾黄连
功效作用 清热泻火解毒。主头痛目赤泄泻痢疾疮疡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胃经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拼音名】 Gāo Shān Tánɡ Sōnɡ Cǎo

【别名】 马尾黄连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高山唐松草的根和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alictrum alpin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 高山唐松草,多年生小草本。全株无毛。叶4-5片或更多,均基生,为二回羽状三出复叶;叶柄长1.5-3.5cm;叶片长1.5-4cm,小叶薄革质,有短柄或无柄,圆菱形、状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和宽均为3-5mm,基部圆形或宽楔形,3浅裂,浅裂片全缘,脉不明显。花葶1-2条,高6-20cm,不分枝;总状花序长2.2-9cm;包片小,狭卵形;花梗向下弯曲;萼片4,绿白色,椭圆形,易脱落;雄蕊7-10,花药狭长圆形,先端有短尖头,花丝丝形;心皮3-5,柱头箭头状。瘦果狭椭圆形,稍扁,有8条粗纵肋。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5300m的高山划地、山谷阴湿处或沼泽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西藏。

化学成份】 根含厚果唐松草次碱(thalidasine),皱唐松草宁碱(thalrugosaminine),厚果唐松草碱(thalicarpine),皱唐松草碱(thalicarpine),高山唐松草二酮碱(thalpindione),N-去甲基皱唐松草定碱(N-desmethyl thalrugosidine),新罗氏唐松草碱(neothalibrine),O-甲基异波尔定碱(O-methylisobolldine)即诏松草卟吩(thaliporphine)也称小诏松草定碱(thalicmidine),异波尔定碱(isoboldine),N-甲基-6,7-二甲氧基异喹诺酮(N-methyl-6,7-demethoxyisoquimolone),氧化小檗碱(oxyberberine),去甲氧化白毛茛分碱(nroxyhydrastinine),掌叶防已碱(palmatine),小檗碱(berberine),非洲防已碱(columbamine),药根碱(jatrorr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性味】 味苦;性宣

归经】 胃;肝;心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泻火解毒。主头痛目赤泄泻痢疾疮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

关于“高山唐松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