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草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金线草 | 中药图典 |
金线草 Jīn Xiàn Cǎo |
|
---|---|
别名 | 毛蓼、山蓼、一串红、铁拳头、红花铁菱角、蓼子七、鸡心七、九龙盘、重阳柳、蟹壳草、白马鞭、人字草、九盘龙、野蓼、毛血草、化血七、大蓼子、九节风、大叶辣蓼 |
功效作用 | 凉血止血,祛瘀止痛。用于吐血,肺结核咯血,子宫出血,淋巴结结核,胃痛,痢疾,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腰痛。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贵州民间草药》 |
毒性 | 小毒 |
归经 | |
药性 | 凉 |
药味 | 辛 |
金线草.版本一
金线草 学名:Antenoron filiforme (Thunb.)Rob.et Vaut.
英文名:Goldthreadweed
科名:蓼科 Polygonaceae
【别名】毛蓼、山蓼、一串红、铁拳头、红花铁菱角、蓼子七、鸡心七、九龙盘
【来源】蓼科金线草属植物金线草Antenoron filiforme (Thunb.) Roberty et Vautier,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全草,割下茎叶,分别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辛,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祛瘀止痛。用于吐血,肺结核咯血,子宫出血,淋巴结结核,胃痛,痢疾,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腰痛。
【用法用量】 0.5~1两。
【备注】(1)同属植物短毛金线蓼Autenoron neofiliforme (Nakai) Hara功效类同。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金线草.版本二
【出处】《贵州民间草药》
【拼音名】Jīn Xiàn Cǎo
【别名】重阳柳、蟹壳草(《花镜》),毛蓼、白马鞭(《植物名实图考》),人字草、九盘龙(《广西中药志》),野蓼、一串红(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蓼科植物金线草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茎横走,粗壮,常扭曲。茎直立,节膨大。叶互生,椭圆形或长矩圆形,长6~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均有长糙伏毛,散布棕色斑点;托叶鞘简状,抱茎,膜质,被毛.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小,红色;苞片有睫毛;花被4裂,裂片广卵形;雄蕊5;柱头2歧,先端钩状。瘦果卵圆形,棕色,表面光滑。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缘、路旁阴湿处。分布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江西、浙江、江苏等地。
【性味】
辛,温。
①《广西中药志》:辛涩,温,有小毒。
②《陕西草药》: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止血,散瘀。治风湿骨痛,胃痛,咳血,吐血,便血,血崩,经期腹痛,产后血瘀腹痛,跌打损伤。
①《广西中药志》:祛风止痛,健脾燥湿,散瘀消肿。治霍乱吐泻,风湿痛,痈肿瘰疬。
②江西《草药手册》:散瘀止血,解毒利气。治吐血,咳血,下血,血崩。
③《陕西草药》:收敛,止血,止痛。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外用:煎水洗。
【附方】
①治经期腹痛,产后瘀血腹痛:金线草一两,甜酒一两。加水同煎,红糖冲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初期肺痨咳血:金线草茎叶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风湿骨痛:人字草、白九里明各适量。煎水洗浴。(《广西中药志》)
⑤治胃痛:金线草茎叶水煎服。(《陕西草药》)
【备注】同属植物短毛金线草亦同供药用。
动植物形态
1.多年生直立草本,高 50-100cm。根茎横走,粗壮,扭曲。茎节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托叶鞘筒状,抱茎,膜质;叶片椭圆形或长圆形,长6-15cm,宽3-6cm,先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有长糙伏毛,散布棕色斑点。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红色;苞片有睫毛;花被4裂;雄蕊5;柱头2歧,先端钩
状。瘦果卵圆形,棕色,表面光滑。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2.本种与金线草的主要区别为:叶先端长渐尖,两面有短糙伏毛。
|
关于“金线草”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