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苦梨根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野苦梨根 | 中药图典 |
野苦梨根 Yě Kǔ Lí Gēn |
|
---|---|
别名 | |
功效作用 | 消肿,解毒。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贵州民间药物》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
药性 | 凉 |
药味 | 苦 |
【出处】 《贵州民间药物》
【拼音名】 Yě Kǔ Lí Gēn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厚叶栒子的根。秋后采。
【原形态】 半常绿灌木。小枝幼时有黄灰色平贴软绒毛。单叶互生,革质,椭圆形、狭椭圆形,长2.5~4.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短渐尖,有小突头,基部楔形,全缘,下面密生黄白色软茸毛,叶柄长约4毫米。复伞房花序顶生于侧枝,花小,花梗密生平贴绒毛;萼5裂,密被平贴绒毛;花瓣5,广倒卵形,红紫色;雄蕊多数;子房下位,柱头2。梨果红褐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阴处。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 苦,凉,无毒。
【附方】 治红肿恶毒:鲜野苦梨根皮,捣烂包患处,未溃者全包,已溃者留头。
【摘录】 《中药大辞典》
|
出自A+医学百科 “野苦梨根”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9%87%8E%E8%8B%A6%E6%A2%A8%E6%A0%B9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野苦梨根”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