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槟榔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野槟榔 | 中药图典 |
野槟榔 Yě Bīnɡ Lɑnɡ |
|
---|---|
别名 | 山水槟榔 |
功效作用 | 顺气消食,健胃,杀虫。治食积膜胀,虫积不化。 |
英文名 | Flower of Whitebark Tanoak, Whitebark Tanoak |
始载于 |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毒性 | 有毒 |
归经 | 胃经、大肠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苦、涩 |
野槟榔,种拉丁名: Capparis chingiann B.S.Sun,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果有毒,人食可致死。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白皮柯的花序。
【植物形态】白皮柯,又名:猪栎。
常绿乔木,高5~20米。小枝有褐色茸毛。叶互生,革质,椭圆状披针形或矩椭圆形,长6~10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亮,下面密生灰褐色茸毛,叶脉于下面明显凸出,侧脉9~12对;叶柄长8~20毫米,密生褐色茸毛。直立的葇荑花序,长达24厘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3朵聚生;雌花数十朵,细小,3~7簇生。果序长10~20厘米,果密集;小坚果扁球形,直径1~1.6厘米,长0.9~1.5厘米,果实的3/4为壳斗包被,壳斗木质,上排为覆瓦状的鳞片,被有棕黄色细毛,苞片三角形和壳斗贴生,顶端和壳斗分离;花柱宿存。花期春季。
生于山坡温、湿密林中。分布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采集】4~5月采收。
【性味】微苦涩,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
出自A+医学百科 “野槟榔”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9%87%8E%E6%A7%9F%E6%A6%94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野槟榔”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