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桑子根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车桑子根
Chē Sānɡ Zǐ Gēn
别名  
功效作用 泻火解毒。主牙痛;风毒流注
英文名 Root of Clammy Hopseedbush
始载于 福建中草药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药名】车桑子根

【汉语拼音】che sAng zi

【英文名】Root of Clammy Hopseedbush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donaea viscosa( L.)Jacq.

中药化学成分】根皮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

【功效】泻火解毒

【考证】出自《福建中草药

【科属分类】无患子科

【拉丁文名】Radix Dodonaeae Viscosae

【主治】牙痛;风毒流注

【生态环境】生于干旱山坡、旷地或海边的沙土上。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南部、南部至西南部。

【动植物形态】车桑子,灌木或小乔木,高1-3m或更高。小枝扁,有狭翅或棱角,覆有胶状粘液。单叶互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纸质,形状和大小变异很大,线形、线状匙形、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形,长5-12cm,宽0.5-4cm,先端短尖、钝或圆,全缘或不明显的浅波状,两面有粘流,无毛,干时光亮。花单怀,雌雄异株朱;花序顶生或在小枝上部腋生,比叶短,密花,主轴和分枝均有棱角;花梗纤细,长2-5mm,有时可达1cm;萼片4,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mm,先端钝,雄蕊7或8,花丝长不及1mm,花药长2.5mm,内屈,有腺点;子房椭圆形,外面有胶状粘液,2或3室花柱长约6mm,先端2或3深裂。蒴果倒心形或扁球形,2或3翅宽1.8-2.5cm,种皮膜质或纸质,有脉纹。种子每室1或2颗,透镜状,黑色。花期秋末,果期冬末春初。

【功效分类】消肿药;解毒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

【出处】《中华本草》

关于“车桑子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