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鲻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蛇鲻 | 中药图典 |
蛇鲻 Shé Zī |
|
---|---|
别名 | 狗棍、丁鱼、狗母鱼 |
功效作用 | 健脾补肾;缩尿。主小儿麻痹后遗症;遗尿;夜尿多 |
英文名 | Saurida |
始载于 | 《中国药用动物志》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甘 |
蛇鲻
shezi
蛇鲻
lizard fish
硬骨鱼纲灯笼鱼目(Scopeliformes)狗母鱼科(Syn-odidae)蛇鲻属(Saurida)鱼类的统称。又名丁鱼。海洋经济鱼类。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和大西洋。
形态
体亚圆筒形,向后渐细小侧扁。头略平扁。吻短而钝。口宽大。牙细密尖锐,能倒伏;腭骨具牙2群。体被圆鳞。背鳍后方具1小脂鳍,臀鳍短小。
种类
蛇鲻属约共有9种,中国产下述4种。
长条蛇鲻(Saurida filamentosa) 背鳍第2鳍条丝状延长分布于南海和东海,也见于澳大利亚沿海。为暖水性底栖鱼类,栖于泥沙和沙泥底质的海区。南海北部海区分布的水深范围为20~120米,水深60~90米处较多;水温范围为16~27℃,适宜水温为19~21℃,盐度范围为31.5~34.8%,适宜盐度为33.7~34.8‰。游泳迅速,但移动范围不大。平时分散,生殖时期集群。性凶猛,贪食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等。生殖期为 1~5月,盛期为1~3月。分批产卵。怀卵量5~96万粒,平均怀卵量23万粒。体长一般为200~300毫米,重90~350克,大者达600毫米,重约2千克。最高年龄雌鱼为5龄,雄鱼为6龄。2~3龄鱼占渔获物的70%以上。
[长条蛇鲻]
长蛇鲻(S.elonata) 胸鳍短,不伸至腹鳍基底。侧线鳞50~60。中国沿海均产,也分布于朝鲜和日本。生殖期在北部湾为2~4月,在黄海和渤海为5~7月。怀卵量3~14万粒。卵径1.3毫米。体长一般为180~230毫米,重60~130克,大者可达350毫米,重570克。南海主要渔场为北部湾、七洲洋及万山群岛;东海和黄海常年均可生产,以冬、春两季为捕捞盛期。
多齿蛇鲻(S.tumbil) 背鳍无丝状延长鳍条,胸鳍伸至腹鳍基底,体侧无黑斑。产卵期长,每年从2月延至10月,甚至周年产卵。怀卵量4~47.8万粒,平均13.5万粒。体长一般为170~270毫米。主要分布于日本、中国及其他海区。
花斑蛇鲻(S.undosquamis) 体侧常具9~11黑斑,背鳍前缘和尾鳍上缘各有 1行节状黑斑。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中国产于南海和东海,产量不大。
蛇鲻的肉质细嫩,供鲜销或咸制。用以制作鱼丸,质地松软爽脆,为人们所喜食。
|
关于“蛇鲻”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