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血浆中铜蓝蛋白(一种铜结合酶)水平降低所致。因1912年首次由Wilson报道,故又称Wilson病。本病由于体内丙酮代谢障碍,导致肝、脑等组织病变。临床特点为锥体外系症状肝损害和特征性角膜色素环,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发病年龄分布从少年到壮年,约有半数之多的患者在20~30岁。因常伴发精神症状,易被误诊为原发性精神障碍。其病情不断进展,大都预后不良。

目录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单基因遗传疾病,有阳性家族史者约占20%~30%。大多数系同胞一代发病。目前发现其基因至少存在25种突变,定位于染色体13。至于其基因缺陷结构基因或控制基因尚未确定。有的文献报道近亲婚配发病率较高,但尚有争议。

由于患者体内缺乏血浆铜蓝蛋白,不能与铜结合,以致大量铜沉积于肝、脑(豆状核)、角膜肾脏,导致铜代谢障碍并引起一系列内脏功能和组织上的损害;最常见的部位是脑基底核小脑大脑皮质、角膜、肝、肾等处。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在豆状核,大脑皮质也可受损。病理切片可见壳核和尾状核神经细胞变性或消失,且为星形细胞代替。若铜在肝内大量沉积,可出现肝大,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萎缩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有下列假说:

1.胆道排铜障碍 经用64Cu或67Cu放射性核素检查,发现本病患者为肝胆系统排铜减少,从而使铜在肝脏或其他脏器及组织中大量沉积。这是较为引人注目的一个假说。

2.细胞内异常蛋白质的存在 持此假说者认为突变基因的产生物是细胞内一种异常的蛋白质,或者由异常的酶导致蛋白质不完全水解形成异常的多肽。这种异常的蛋白质或多肽主要存在肝、脑、肾等组织中,并对铜具有异常强的亲和力,从而阻碍了铜蓝蛋白的合成,使铜在组织中沉积起来。

3.溶酶体缺损 肝细胞溶酶体的缺损,则早期不能将铜集中到溶酶体,以后又不能把铜释放到胆汁中被排出,导致铜在肝脏或其他组织中大量沉积。

4.铜蓝蛋白合成障碍 Matsuda(1974)用放射免疫法测得患者血清中有正常原铜蓝蛋白含量,提示患者体内铜与原铜蓝蛋白合成过程受阻。

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豆状核,大脑皮质也可受损。肉眼观察大脑的外形是正常的,切面可见纹状体萎缩并呈棕色,壳核常有空洞形成。病理切片检查可见壳核和尾状核神经细胞变性或消失,且被星形细胞代替。有的形成典型的Alzheimer细胞,继而发生退行性变。特殊染色可发现受损区的毛细血管周围有铜的沉积。

本病肝硬化初期为脂肪变性,严重时有肝细胞坏死。肝硬化晚期肝脏体积缩小,呈小叶硬化,表面有细小的结节。病理切片可见正常、退化、恢复的肝细胞区呈不规则的交错分布,并有结缔组织及小胆管增生现象。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症状

本病绝大多数为缓慢起病,初期多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如肢体震颤、摆动、肌张力增高、不自主运动等。以精神障碍首发者约占20%,儿童患者多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表现为情绪异常或学习能力下降。

1.起病 绝大多数患者为缓慢起病;少数为亚急性,病程进展较快;后者多见于儿童或少年患者。首发症状以锥体外系症状较常见,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者约占20%左右。儿童患者多以精神症状起病,表现为情绪异常或学习能力下降。

2.精神症状 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呈多样化,早期即有情绪异常或个性特点的变化,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类似情感性精神症状或精神分裂症样表现,在疾病晚期则以智能减退较为明显,严重者呈现痴呆状态。

临床上精神症状大多在神经症状出现后1年左右发生,但亦可表现较早。情绪障碍主要以强制性哭笑,情绪不稳、喜怒无常易激动、欣快、或情感淡漠、兴趣降低等常见(欧阳珊,1990)。也可见抑郁焦虑症状。人格及行为障碍表现为迟钝、幼稚,戏谑、轻率、任性、说谎或偷窃等违纪行为等,但冲动行为亦不少见。逻辑性思维亦可明显异常,而幻觉、妄想较为少见。随着病程进展,智能障碍日益明显,后期呈严重的痴呆状态。亦有病人可发生幻听被害妄想或呈现类精神分裂症样表现。到疾病晚期,脑实质严重受损,此时患者的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可出现性本能亢进表现。

3.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本病三大主要征象为锥体外系症状、肝硬化角膜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在首发症状中,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极为明显,如肢体震颤,手臂大的摆动,肌张力增高或强直,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等最为常见。其他如构音不清流涎吞咽困难等也不少见。

多数病例角膜外缘有棕绿色色素环(Kayser-Fleischer环),实验室检查血清铜氧化酶活力减低。角膜色素环的检出率高达90%以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此环呈棕色或灰绿色,位于角膜边缘,在裂隙灯下较易看到。

肝损害以肝大,脾大最常见,晚期出现腹水及肝硬化。

本病为持续进展性疾病,大多预后不良。从出现症状到死亡约7~15年,多因肝衰竭或并发感染而死亡。

锥体外系症状,角膜色素环和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降低三项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此外,肝病史或肝脏病征,尿铜增高(>50μg)也有诊断意义;而脑CTMRI检查可供辅助诊断参考。

1.器质性损害的证据

(1)脑病变、肝脏病变。

(2)发病年龄和明确的遗传史。

(3)肌张力增加,震颤,角膜K-F环等。

2.精神症状

(1)智能损害呈进行性加重。

(2)情绪障碍和人格改变

3.实验室检查

(1)血清铜蓝蛋白和血铜降低,尿铜、肝铜升高,血清铜氢化酶降低。

(2)肝功能损害SGPT、ZnTTT等升高。

(3)脑CT、MRI检查,可见基底节区低密度改变。

锥体外系症状、角膜色素环和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降低3项是本病的诊断关键依据。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的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的检查化验

1.血清铜蛋白和血清铜降低,尿铜和肝铜含量增高。血清铜氧化酶吸光度检查有90%的病人低于正常值为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生化异常。血清铜蓝蛋白测定正常人为200~400mg/L(或为0.25~0.49 O.D);患儿通常低于200mg/L;24h尿铜排出量测定患儿明显增高,常达100~1000ug/24h; 细胞含铜量测定:正常人约为20ug/g(干重),患儿可高达200~3000ug/g。

2.肝功能检查示谷丙转氨酶(SGPT)、麝香草酚浊度试验(ZnTTT)增高。

3.血象很低的患者是金属络合剂驱铜疗法的不利因素,如不及时处理,往往使驱铜治疗难以坚持下去。严重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亦要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损害的药物。肝纤维化指标可了解患者肝硬化的严重程度,为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客观的观察指标。

1.脑电图检查约30%~50%异常,多为中轻度,但无特异性。

2.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异常率较高,可达90%;主要表现为Ⅲ-VIPL延长,波幅降低(潘映福,1987)。这可能是铜在脑干弥散性沉积,引起脑干听觉系统的神经元变性脱髓鞘改变。

3.脑CT扫描有30%~40%患者显示双侧基底节对称性低密度病灶,大脑皮质和脑干萎缩也可看到,还有脑室扩大及外侧裂增宽等。磁共振显像(MRI)更为清楚,比脑CT扫描显示出更广泛的病灶,不仅脑室扩大,还可见丘脑区及脑干内异常信号(T1W低信号,T2W高信号)。

脑电图肌电图的异常改变提示脑部和周围神经肌肉的受损。疗程前后的脑干诱发电位可用来辅助判断患者脑部受损严重程度和疗效情况。B超检查可了解患者肝脏影像学分型,脾脏肿大程度,肾脏皮质受损以及有无并发胆石症等情况,对估计预后有一定的帮助。头颅CT或MRI检查。除基底节区有特殊病变,可以帮助本病的诊断外,若有大脑皮质萎缩、额颞叶软化灶形成,患者往往有智力低下,学习成绩差,应予相应的脑复活治疗。故辅助检查对判别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方面,应与Alzheimer病、帕金森病和Huntington病等脑器质性疾病逐一鉴别。由于本病有情绪异常和内驱动力的下降,还应与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进行鉴别。

1.与其他脑变性疾病鉴别 本病有明显的角膜色素环、血铜的变化,CTMRI检查可见脑基底节改变和明确的肝脏症状可鉴别。

2.与功能性精神病鉴别 本病精神症状以脑器质性损害状为主,如人格改变痴呆等;锥体外系症状,特征性的K-F环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因本病具有3项主要特征,鉴别上不会有什么困难。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的并发症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免疫功能部分低下,可继发各系统感染,并多因肝衰竭或并发感染而死亡。部分患者有假性延髓麻痹症状吞咽困难、饮水返呛等,特别是长期卧床的病人更容易患坠积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疮。有锥体外系症状的患者,行走困难、易跌倒而出现骨折。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肝硬化代偿期有门静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易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甚至发生出血性休克;少数肝脏解毒能力下降,易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亦有患者由于脑部损害而合并癫痫发作。上述种种并发症往往加重病情,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如不及时、准确的处理,部分患者预后较无并发症的患者差。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为了控制和减少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必须做到从预防为主。尽管关于本病近亲婚配发病率较高尚有争议,但也要大力提倡避免近亲结婚。实行优生保护法,对这类不一定、一定或很大可能造成后代发生先天性疾病者,均应避免生育。目前我国正在制定优生保护法,禁止近亲结婚。“亲上加亲”会增加一些遗传病的发生率,我国婚姻法已明确禁止近亲结婚。对已确诊者除接受上述治疗外,应积极治疗各种慢性躯体疾病和预防各种传染病,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同时由于本病家族子女有患同病的危险性,故易早期的遗传咨询服务。

另外,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不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经过正规的驱铜、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但出院后患者自认为症状已消失,而不服药或少于规定的剂量服药,又不注意忌服含铜量高的食物,结果病情加重而再次入院,甚至因此而离开人世。亦有部分患者或其家人迷信某些气功而单方面停服驱铜药物,结果使病情加重,甚至葬送了患者的生命,悔之晚矣!患者及其家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好的往往病情长期缓解,有较好的生活质量,甚至有在学业上、事业上做出优良的成绩。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较普遍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由于讲话不清,动作笨拙、肝功能受损等症状,对前途的失望;对造成家庭经济、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负担而感到内疚,情绪低落,不愿配合诊治,甚至拒绝治疗。个别患者因本病的遗传性而怨恨父母,脾气暴躁。这时心理咨询与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与患者心理异常相适应的心理疗法,纠正其心理的偏差或变态心理,提高患者对诊疗过程的依从性,有利于改善其预后。而社会方面对患者的支持程度亦明显影响患者的疗效。家人、亲戚、友人等对患者经济上、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往往能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对患者生活上关照与护理,往往能增强其治疗的效果。学校、单位、医疗保险和行政管理部门,甚至慈善机构,对患者及其家庭的资助,可解决他(她)们的部分困难,减少或去除其后顾之忧,亦有助于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本病是可治性的,治疗开始愈早,预后愈好。因此强调要早期发现,及时确诊、治疗,争取较好的预后,治疗原则为减少铜的摄入;增加铜的排出。

1.驱铜治疗 尽早应用铜螯形化合物制剂,以促进体内铜排除。

(1)青霉胺:是目前最常用的药物,应长期服用,20~30mg/(kg.d),分~4次于饭前半小时口服。用前先作青霉素过敏试验,副作用可有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视神经炎等。长期治疗也可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免疫复合体肾炎红斑狼疮等。应并服维生素B6 20mg,3次/d。

(2)曲恩汀(三乙撑四胺)0.2~0.4g,3次/d,对青霉胺有不良反应时可改服本药,长期应用可致铁缺乏

(3)二巯丙醇(BAL)2.5~5mg/kg,肌注,1~2次/d,10天1疗程。副作用有发热、皮疹、恶心呕吐黏膜烧灼感、注射局部硬结等,不宜久用。也可用二巯丙酸钠,2.5~5mg/kg,以5%浓度的溶液肌注,1~2次/d,10次疗程,或二巯丁二钠,每次~2g(成人),配成5%浓度溶液缓慢静注,10次疗程。后两药作用与BAL相似,驱铜作用较BAL强,副作用较小。以上3种药物可间歇交替使用。

(4)锌剂:口服能促进肠黏膜细胞分泌金属硫因,与铜离子结合后减少肠铜吸引。常用者为硫酸锌毒性较低,可长期服用。餐前半小时服200mg,3次/d,并可根据血浆锌浓度不超过30.6μmol/L加以调整,与青霉胺合用时,两者至少相距2h服用,以防锌离子在肠道内被青霉胺络合。

驱铜治疗虽对神经症状体征效果较好,但对肝功能改善不明显,因而要同时合并保肝药物。

2.精神药物 在驱铜治疗的同时,可根据精神症状选用锥外系副作用较小的抗精神病药,如甲硫哒嗪、利培酮等,剂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显效即止。

3.饮食疗法 每天食物中含铜量不应大于1mg,不宜进食含铜量高的食物,如豌豆蚕豆玉米香菇或蕈类、鱼虾海鲜、贝类、甲壳类或螺类软体动物、动物的肝和血、巧克力和坚果等。

4.外科治疗 最近采用肝脏移植术虽有初步希望,但只限于极少数患者,尚在探索阶段。

5.其他:

(1)保肝治疗。多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等。

(2)针对锥体外系症状,可选用苯海索2mg,3次/d或东莨菪碱,0.2mg,3次/d,口服。

(3)如有溶血发作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血浆替换疗法。

(二)预后

肝豆状核变性为持续性进展病程,纵然有少数患者可部分缓解,但最终结局大多预后不良。故本病应坚持终身治疗,如早期确诊,予以驱铜治疗,可防止肝脏和神经症状的发生,如已发生也可得到改善。未经治疗的病人多在症状发生后7~15年内死亡。多由于急性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进行性脑功能障碍或并发感染而死亡。

参看

关于“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