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毛鸟足兰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缘毛鸟足兰 | 中药图典 |
缘毛鸟足兰 Yuán Máo Niǎo Zú Lán |
|
---|---|
别名 | 假天麻、蜡烛花、鸡肾草 |
功效作用 | 益肾。主头晕目眩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甘 |
目录 |
基本资料
中文名:缘毛鸟足兰
拉丁学名:Satyrium ciliatum Lindl.
科中文名: 兰科
科拉丁名: Orchidaceae
属中文名 :鸟足兰属
种中文名: 缘毛鸟足兰
种拉丁名: Satyrium ciliatum Lindl.
海拔下限 :1200
海拔上限: 4000
花色: 花粉红或紫红色,清香
花期: 8-10月
保护级别 :国家二级
标准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
形态特征
缘毛鸟足兰,陆生植物。高14-30cm。块茎长圆状椭圆形,长1-5cm。茎直立,具1-2枚叶及1-2枚鞘状鳞片。叶肥厚,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6-15cm,宽2-5cm,边缘稍具皱波状。总状花序长3-15cm,具多数密集的粉红色花。花苞片卵状被针形,外折,较子房长,萼片先端边缘具细毛,中萼片条状椭圆形,长5-6mm,宽约1.3mm,侧萼片长圆状匙形,凡与中萼片等长,较宽;花瓣匙状倒披针形,较萼片短,宽约1.2mm,先端或多或少具不明显的3裂,唇瓣兜状,近半圆形,长6mm,先端急尖且具不整齐的齿,距较萼片短或等长,长4-6mm;子房无毛。
分布情况
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也有。生于山坡次生杂木林、云南松林、云杉林、落叶松林下,竹灌丛中、箐沟、草坡、火烧地或石上。
致危因素
由于缘毛鸟足兰的药用效果和保健功能,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其的数量却越来越稀少。原因是
一来野生鸡肾草植株开花期易被发现其踪迹,是故鸡肾草蒴果尚未成熟时就已被采集,使野生鸡肾草之种原日见稀少;
二来野生鸡肾草分布范围较窄及本身的特性栽培繁殖不易,以及极度的采掘和环境恶化等原因,已陷于濒临消失的境地了
中药信息
【药名】:缘毛鸟足兰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tyrium ciliatum Lindl.
【功效】:益肾
【科属分类】:兰科
【主治】:入肾、膀胱经。补肾壮阳、止遗,养血安神。用于肾虚腰痛、慢性肾炎、水肿、面足浮肿、头晕目眩、遗精、阳痿、疝气痛、小儿遗尿等症和具有强筋骨抗疲劳的作用。常用量9~15g。
2.《荆州中草药》:“治小儿遗尿。”
【产地】:生于海拔2 000~3 600m的向阳山坡高山栎林、云杉林、高山松林下或草坡。中国大陆云南、四川、湖北和西藏。国外:尼泊尔、锡金、不丹。
【采收和储藏】:8~9月夏、秋采收,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功效分类】:益肾药
【性味】:味甘;性平
1.《西藏常用中草药》:“甘淡、平。”
2.《荆州中草药》:“甘、温。”
【药物性状】:
全草以干净,干燥者为佳。干燥块根长圆状椭圆形,长1~5cm,直径0.5~1.5cm,表面黄褐色,具纵皱纹,顶端具圆形茎痕,另端圆钝。质泡松,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泡松,有小凹孔,类白色。气微,味甘。以个大,饱满者为佳。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缘毛鸟足兰的块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9-15g。
【出处】:《中华本草》
|
关于“缘毛鸟足兰”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