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栗子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石栗子 | 中药图典 |
石栗子 Shí Lì Zi |
|
---|---|
别名 | 海胡桃、黑桐油、油果、检果 |
功效作用 | 活血;润肠。主闭经;肠燥便秘 |
英文名 | Seed of Belgaum Walnut, Seed of Kekuioiplant, Seed of Bancouloiplant, Seed of Lumbangoilplant, Seed of Otaheite Walnut |
始载于 | 《广东中药》 |
毒性 | 小毒 |
归经 | 脾经、肝经 |
药性 | 寒 |
药味 | 甘 |
石栗子
(《广东中药》Ⅱ)
【异名】海胡桃(《桂海虞衡志》),黑桐油(《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大棘科植物石栗的种子。
【植物形态】石栗(《南方草木状》),又名:烛果树。
【采集】秋季桌熟时采收,取出种子晒干。
【药材】干燥种子,外有硬壳,呈不规则的扁圆形,径约2~3厘米,先端凸起稍尖,外表有黄白色白膜。除去薄膜,显出黄绿色或棕褐色之木质坚硬种皮。表面凹凸不平,有浅纵沟,腹面有明显的种脐,种脊明显或模糊,种皮厚约2毫米,内有白色种仁,极富油质,味甘而油腻。以个大、饱满为佳。
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壳占种子全重的68%,含水7.9~9.8、粗蛋白1.7~2.2、灰分4.0~7.7%。种仁占种子全重的32%,含油54.77%(棕榈酸8.17、硬脂酸3.38、油酸39.52、亚麻酸38.29、甘油8.68,不皂化物O.96%)。去油的残渣含蛋白质45.15、糖31.47、谷氨酸7.05%。
【药理作用】种子油中的辛辣树脂,有致泻作用。
【性味】《广东中药》Ⅱ:"甘,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广东中药》Ⅱ:"通经,清瘀热,治经闭。"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煅存性为末,5~7个。
【宜忌】《广东中药》Ⅱ:"生吃能令人呕,孕妇禁服。"
|
出自A+医学百科 “石栗子”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7%9F%B3%E6%A0%97%E5%AD%90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石栗子”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