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猪栗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白猪栗 | 中药图典 |
白猪栗 Bái Zhū Lì |
|
---|---|
别名 | 滇锥栗、椎栗 |
功效作用 | 宁心益肾。主心悸;耳鸣;腰痛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
药味 |
【拼音名】 Bái Zhū Lì
【别名】 滇锥栗、椎栗
【来源】 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剥去总苞,晒干。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20-25m。树皮暗灰色或灰褐色,纵裂。幼枝无毛,有时有粉白色鳞秕。叶互生;叶柄长1.5-2.5cm;叶片硬革质,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13cm,宽3.5-9cm,先端钝或短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中部以上疏生锯齿或波状齿,无毛,下面幼时被黄棕色鳞秕,老时被银灰色或灰白色紧贴的蜡层,叶面中脉在上面微突起,侧脉6-9对,支脉较明显。花单性,雄花序常呈圆锥状,轴密生黄褐色鳞秕;雌花单朵生于苞内。果序长8-15cm,每壳斗具1果;壳斗宽卵形至近球形,常有短柄,顶端破裂,连刺直径1.5-2cm,高1.2-1.8cm,熟时2瓣裂,刺常基部连生成3-5刺环,刺长3-6mm,稀达1cm,壳斗壁可见;坚果宽卵形至球形,直径1-1.5m,高1-1.4m,顶部疏被平伏毛,果脐小于坚果底部。花期4-5月,果期翌年9-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800m的针阔叶混交林或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四川(南部)、贵州(西南部)、云南(南部)等地。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糖水送服,30-60g。
【摘录】 《中华本草》
|
出自A+医学百科 “白猪栗”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7%99%BD%E7%8C%AA%E6%A0%97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白猪栗”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