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冬青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沙冬青 | 中药图典 |
沙冬青 Shā Dōnɡ Qīnɡ |
|
---|---|
别名 | 蒙古黄花木、蒙赫-哈尔加纳、冬青[内蒙古]、蒙古沙冬青 |
功效作用 | 祛风除湿,舒筋散瘀。主冻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痛 |
英文名 | Stem and leaf of Mongolian Ammopiptanthus |
始载于 | 《宁夏中草药手册》 |
毒性 | 有毒 |
归经 | 心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苦 |
【拉丁名】 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Cheng f.
【中文名】 沙冬青
【拉丁科名】 Leguminosae
【中文科名】 豆科
【保护级别】 3
【分布】 内蒙古、甘肃(民勤、兰州)、宁夏(陶乐、吴忠、中卫)
【现状】 渐危种。沙冬青是古老的第三纪残遗种,为阿拉善荒漠区所特有的建群植物。目前,由于过度樵采,沙冬青群落遭到严重破坏,分布面积日趋缩小,若不加强保护,将面临着逐渐灭绝的危险。
海拔下限(米) 1000
海拔上限(米) 1200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2米,多分枝,树皮黄色;枝黄绿色或灰黄色,幼枝密被灰白色平伏绢毛。叶为掌状三出复叶,少为单叶,或三角状披针形,叶柄密被银白色绢毛;托叶小,与叶柄连合而抱茎;小叶菱状椭圆形或卵形,先端锐尖、钝或微凹,两面密被银灰色毡毛。总状花序顶生,具8一10花,苞片卵形,被白色绢毛;花梗近无毛;花菩钟状,密被短柔毛,萼齿边缘具睫毛;花冠黄色,长约2厘米,旗瓣宽倒卵形,边缘反折,先端微凹,基部渐狭成短爪,翼瓣及龙骨瓣比旗瓣短,翼瓣近卯形,上部一侧稍内弯,龙骨瓣长圆形;子房披针形,有柄,无毛。荚果扁平,线状长圆形,无毛,先端有短尖,含种子2一5;种子球状肾形,直径约7毫米。
【特性】 分布区为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7月均温22--25℃,1月均温-10---14℃,年降水量50--200毫米或更低,多集中以夏季。沙冬青为常绿超旱生植物,这与当代气候条件显然是不协调的,反映其残遗种的特征。喜沙砾质土壤,或具薄层覆沙的砾石质土壤,不见于沙漠或石质戈壁。多生于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山涧盆地,石质残丘间的干谷,成条带状或团块状分布。4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花,7月下旬果实成熟。种子成熟较好,发芽率85--90%,发芽势为3天,在温室22--26℃条件下,种子吸水力强,发芽迅速,出土整齐。种子耐贮藏,发芽力可保持5--6年。沙冬青幼苗能抗-20.9℃低温不受冻害。沙冬青体内含有黄花木素、拟黄花木素等强生物碱,绵羊、山羊偶尔采食其花后则呈醉状,采食过多可致死。
【保护价值】 沙冬青对于研究豆科植物的系统发育、古植物区系、古地理及第三纪气候特征,特别是研究亚洲中部荒漠植被的起源和形成具有较重要的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应在分布较集中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严禁樵采。此外还应扩大栽培范围。
【栽培要点】 用种子繁殖。苗圃地应选择输送的砂壤土。春播前将种子浸于30℃温水中冷却一昼夜后,在20--25℃的温室内催芽1--2天,播种后6天发芽出土。幼苗期间要防治卷叶虫危害及雨点的冲击,苗床不能长期积水。
沙冬青.中药材.版本一
【别名】蒙古黄花木、蒙赫-哈尔加纳、冬青[内蒙古]
【来源】豆科黄花木属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Cheng f. [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ex Komar.],以鲜茎、叶入药。随用随采。
【功效分类】活血药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
【用法用量】煎汤熏洗或熬成浓缩膏涂患处;配方可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痛。
【注意】只作外用,不可内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沙冬青.中药材.版本二
【出处】出自《宁夏中草药手册》。
【拼音名】Shā Dōnɡ Qīnɡ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Mongolian Ammopiptanthus
【别名】蒙古沙冬青、蒙古黄花木
【来源】
药材基源:为科植物沙冬青或小沙冬青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ex Kom.)Cheng f.[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ex Kom.]2.Ammopiptanthus nanus (Popov)Cheng f.[Piptanthus nanus Popov]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1.沙冬青 常绿灌木,高1-2m。小枝密生平贴短柔毛;木质枝具暗褐色髓。叶为掌状三出复叶,少有单叶;叶柄长5-10mm,密生银白色短柔毛;托叶小,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与叶柄结合;小叶菱状椭圆形至宽披针形,长1.5-4cm,宽6-20m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两面密被银白色绒毛。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8-12朵;苞片宽卵形,长5-6mm,被白色绒毛;花梗近无毛;萼筒钟形,齿三角形,有时2齿结合成1大齿;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长20-22mm,翼瓣长于旗瓣,长圆形,爪长约为瓣片的1/4,龙骨瓣两片分离,耳长约1.5mm;雄蕊分离;子房具柄,无毛。荚果长圆形,扁,长5-8cm,宽 1.5-2cm,先端锐尖,无毛。种子2-5颗,圆肾形,径约6mm。花期4-5月,果期5-6月。
2.小沙冬青 常绿小灌木,高40-70cm。老枝粗达1.5cm,草褐色或黄绿色,木质部淡黄色;小枝被短柔毛,呈灰白色。托叶披针形,被短柔毛;叶为单叶,极少为三出复叶;小叶宽椭圆形、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2-2.5cm,宽1-2cm,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或稍圆,具3主脉,两面密被短柔毛,呈灰绿色。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约10花,花梗长6-9mm,被短柔毛;萼筒钟形,齿三角状;花冠黄色;雄蕊分离。荚果长圆形,稍膨胀,有皱纹。种子1-5颗,肾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沙丘、山坡、河边。
2.生于砾石山坡、多砾石河床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
2.分布于新疆喀什地区。
【化学成份】沙冬青嫩枝和叶中含生物碱,叶中含右旋3a-羟基羽扇豆碱(3a-hydroxylupanine),7-3ˊ-二羟基-4ˊ-甲氧基异黄酮(7,3ˊ-dihydroxy-4ˊmethoxyisoflavone),4-甲氧基异黄酮-7-β-D-吡喃葡萄糖甙(4ˊ-methoxyisoflavone-7-β-D-glucopyranoside),右旋蒎立醇(pinitol),水杨酸(salicylic acid),7-羟基-4ˊ-甲氧基异黄酮(7-hydroxy-4ˊmethoxyisoflavone),左旋黄花木碱(piptanthine)。本品还含白藜芦醇(resveratrol),鹰爪豆碱(sparteine),右旋羽扇豆碱(lupanine),a-异鹰爪豆碱(a-isosparteine),黄花木碱,黄花木胺(piptamine),大豆素(daidzein),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3ˊ-羟基刺芒柄花素(3ˊ-hydroxyformononetin),6,4ˊ-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kakkatin),芒柄花甙(ononin)。
【药理作用】沙冬青的乙醇提取物含白藜芦醇。20-200μg/ml的白藜芦醇能降低外-β-D-葡聚糖酶(以对硝基苯-β-D-吡喃葡聚糖苷为底物)的活性30%-80%。
【性味】辛;苦;温;有毒
【归经】心经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浓缩成膏涂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
关于“沙冬青”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