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树皮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柞树皮 | 中药图典 |
柞树皮 Zhà Shù Pí |
|
---|---|
别名 | 柞树、橡子树、青风栎、小叶槲树、岛输尔巴姆那木 |
功效作用 | 利湿,清热,解毒。治肠炎腹泻,痢疾,黄疸,痔疮。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吉林中草药》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苦、涩 |
柞树皮
(《吉林中草药》)
【异名】岛输尔巴姆那木(朝名)。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蒙栎的树皮。
【植物形态】蒙栎,又名:柞树、橡碗、小叶槲树、青刚标。
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暗灰色,纵深裂;幼枝平滑具棱,紫褐色。单叶互生,多集生于小枝顶端;叶片倒卵形至长椭圆状倒卵形,长7~17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耳形,边缘具披状钝牙齿,通常8~9对,幼时叶脉有毛,老时变无毛,侧脉7~11对;叶柄长2~5毫米。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状,下垂,生于新枝叶腋,雄花花被6~7裂,雄蕊通常8;雌花花被6浅裂。壳斗环形,包围坚果1/3~1/2,直径1.5~2厘米,高0.8~1.5厘米,壁厚;苞片小,三角形。坚果卵形至长卵形,直径1.3~1.8厘米,长2~2.3厘米,无毛。花期5、6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向阳干燥处的疏林中。分布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区。
本植物的叶(柞树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春、秋季采,刮去外层粗皮,晒干或煅炭。
【功用主治】利湿,清热,解毒。治肠炎腹泻,痢疾,黄疸,痔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足。
【选方】①治痢疾,肠炎,腹泻:柞树皮五钱。水煎,日服三次。
②治黄疸:柞树皮,煅炭研末。每次钱,日服三次。
③治痔疮:鲜柞树皮捣烂,敷患处。(功用主治以下出《吉林中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小儿腹泻
取柞树皮3两洗净切碎,加水4000毫升,煎成1000毫升,用此煎液泡脚,每次半小时。病重者,口服煎液20毫升,每日~3次。治疗200例,痊愈及好转者达96.5%。
②治疗阿米巴痢疾
取新鲜柞树皮200克,加水煮沸15~20分钟,制成1000毫升煎液。日服3次,每次~10毫升饭前服。亦可用煎液灌肠。经临床验证,均有一定疗效,无任何副作用。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 树皮外表面暗灰色,具纵深裂,内面灰白色,平滑。气微,味苦、涩。
柞树皮
【别名】柞树、橡子树、青风栎、小叶槲树
【来源】壳斗科栎属植物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的树皮,其叶也入药。春季剥皮,刮去外面粗皮,晒干生用或煅炭用;夏秋采叶,晒干备用。
【性味归经】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黄疸,急、慢性支气管炎,痔疮。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关于“柞树皮”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