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罐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朝天罐 | 中药图典 |
朝天罐 Cháo Tiān Guàn |
|
---|---|
别名 | 向天葫芦、瓶儿草、倒罐子、猫耳朵、张天刚、七孔莲、朝天瓮子、张天罐、紫金钟、赤红莲、痢症草、罐子草、天葡萄、公石榴、大金钟、痢疾罐、罗浮金锦香、倒罐草、天罐子、酒里坛 |
功效作用 | 补虚益肾,收敛止血。治痨伤咳嗽吐血,痢疾,下肢酸软,筋骨拘挛,小便失禁,白浊白带。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贵阳民间药草》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
药性 | 平 |
药味 | 甘、涩 |
目录 |
植物形态
朝天罐(学名:Osbeckia opipara C. Y. Wu et C. Chen )灌木,高0.3-1(-1.2)米;茎四棱形或稀六棱形,被平贴的糙伏毛或上升的糙伏毛。叶对生或有时3枚轮生,叶片坚纸质,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钝或圆形,长5.5-11.5厘米,宽2.3-3厘米,全缘,具缘毛,两面除被糙伏毛外,尚密被微柔毛及透明腺点,5基出脉;叶柄长0.5-1厘米,密被平贴糙伏毛。稀疏的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顶生,长7-22厘米或更长;花萼长约2.3厘米,外面除被多轮的刺毛状有柄星状毛外,尚密被微柔毛,裂片4,长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长约1.1厘米;花瓣深红色至紫色,卵形,长约2厘米;雄蕊8,花药具长喙,药隔基部微膨大,末端具刺毛2;子房顶端具1圈短刚毛,上半部被疏微柔毛。蒴果长卵形,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长坛状,中部略上缢缩,长1.4(-2)厘米,被刺毛状有柄星状毛。花果期7-9月。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250-800米的山坡、山谷、水边、路旁、疏林中或灌木丛中。
地理分布
分布于贵州、广西至台湾、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越南至泰国也有。
药用价值
中药名:朝天罐
来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朝天罐Osbeckia opipara C.Y.Wu et C.Chen的干燥根。
常用量:30~60克。
|
出自A+医学百科 “朝天罐”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6%9C%9D%E5%A4%A9%E7%BD%90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朝天罐”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