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堇菜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昆明堇菜 | 中药图典 |
昆明堇菜 Kūn Mínɡ Jǐn Cài |
|
---|---|
别名 | 紫花地丁、紫罗兰 |
功效作用 | 清热解毒;消疳化积。主疮疡肿毒;小儿疳积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
毒性 | |
归经 | |
药性 | 寒 |
药味 | 辛、苦 |
【拼音名】 Kūn Mínɡ Jǐn Cài
【别名】 紫花地丁、紫罗兰。
【来源】 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云南堇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yunnanensis W.Beck.et H.de Boiss.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伸长,具长的节间,斜生或平卧地面呈茎状,节上有不定根。地上茎缺或较短,长不足2cm。匍匐枝纤细,长可达37cm通常密被白色柔毛,顶端有簇生的叶丛常形成新植株。叶近基生或互生于匍匐枝上;叶柄长3-8cm,密被开展的白色柔毛;托叶大部分离生,披针形,长1-1.3cm,膜质,先端狭长,边缘具长流苏状齿;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3-8cm,宽2-4cm,先端尖或渐尖,基部呈浅而狭的心形,边缘具粗圆齿,两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花淡红色或白色;自基生叶叶腋抽出的闭花受粉花的花梗远较叶短,匍匐枝上花梗远长于叶,花梗密被柔毛,中部以上有2枚对生的线形不苞片;萼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基部附属物短,具3脉,边缘密生缘毛;距极短呈浅囊状,稍向下湾;子房卵球形,花柱近直立,柱头喙端有柱头孔.蒴果小,长圆形或近球形.种子于形.花期3-6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400m的山地林下、林缘草地、沟谷或路旁岩石旁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开后,主根圆锥形,叶基生,叶片舌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顶端钝,基部截形,叶柄纤细,基部可见托叶,花茎长于叶,其中部有2枚小苞片,花淡棕紫色。气微,味微苦。
【性味】 味辛;苦;性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
出自A+医学百科 “昆明堇菜”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6%98%86%E6%98%8E%E5%A0%87%E8%8F%9C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昆明堇菜”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