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自测/常见症状辨病/感觉器官功能异常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常见病自测》 >> 常见症状辨病 >> 感觉器官功能异常
常见病自测

常见病自测目录

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温度觉等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生物哨兵”。感觉器官在外界刺激下,将信息传送到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当感觉功能异常时,就会切断或歪曲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同时也表明人体某一内脏病变的存在。

目录

皮肤感觉异常

(1)瘙痒 一般认为是皮肤疾患引起,但有些瘙痒,无任何先行或同时发生的皮疹,呈明显持续性,往往是多种疾病的信号。例如: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可引起皮肤瘙痒。

既往有肾病病史,出现皮肤瘙痒应警惕尿毒症

神经衰弱、大脑动脉硬化常可出现阵发性瘙痒。

(2)痛觉异常 痛觉减退常见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末梢神经炎骨髓病变。局部疼痛则为炎性病变,影响到该部末梢神经

(3)温度觉障碍 常人能明确辨别冷热感觉。温度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囊损伤。


视觉异常

(1)视力下降 青少年长期看书后视力下降,应考虑到近视眼的可能性。成年人视力下降可见于维生素B2缺乏。中老年人视力下降要警惕是否患了糖尿病。老年人视力下降还应想到白内障的可能性。夜间视力减退,俗称夜盲,由维生素A缺乏所致。

(2)视力“好转” 多见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其实这并非一个好兆头。是白内障从初发期发展进入膨胀期。病人有时会自觉视力好转,不戴老花镜也可以看到近处细小的东西。病人会很高兴,以为病情好转,殊不知这时易并发青光眼。所以有这种“好转”现象,必须及时至医院眼科检查。

(3)复视 复视即两眼所看的物像不能重叠在一起,看东西呈双影。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眼眶外伤、眼肌手术等情况累及眼外肌或其支配神经。另外,复视也可见于脑肿瘤。起初只有当眼球向一定方位注视时才会出现,以后可发展到任何方向都能出现,最后当两侧眼球的位置已显著不对称时,复视反而减轻或消失,这往往是脑肿瘤复视的特征。

(4)斜视 健康人眼球转动灵活,可向任何方向圆滑自如地转动。成人双眼外斜可见于癌症一氧化碳中毒单眼外斜可见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双眼球内斜,多为发生脑溢血的先兆。此外,维生素B1缺乏也会引起斜视。

(5)视物变形 所谓视物变形即所看的东西比原物或大或小,或扭曲变形。这种症状多见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常为单眼发病,也偶有双眼发病。

(6)眼睛发花 常见于老花眼,此外,血压升高也会使眼睛发花。故眼睛发花时应测量血压。

(7)眼前发黑 眼睛的血液主要由颈内动脉系统和大脑动脉供应,如果大脑后动脉栓塞,病人往往有一时性视力下降(眼前发黑)。此外低血糖反应时亦有心悸饥饿感、冷汗、眼前发黑等现象。

(8)眼前飞蚊 眼前一闪一闪如蚊虫飞过,医学上称为“飞蚊”症。常见于:玻璃体混浊眼底出血及其他视网膜疾病高度近视时,眼前也会出现飞蚊症

(9)眼前雾感 一时性视物模糊,好像雾中看景物一样。可见于青光眼。

(10)色觉异常 辨色是视网膜锥细胞的一种功能。正觉人能辨别120~180种色调。但是当人体患某些疾病时,就会出现辨色失误。

①红视 是指看光源时会在光源周围出现像彩虹一样的光晕。青光眼时由于眼压升高,常有虹视现象。故中老年人出现红视应考虑青光眼的可能性。此外,长期接触短波光线的人、白内障初期患者都可发生虹视。

②紫视 所谓紫视是指眼前发生冒紫烟之感。多见于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人。另外,毒品“大麻中毒的早期表现亦是紫视。

③绿视 绿视多由于大脑视常皮层受到某些直接刺激或出现病灶。绿视是癫痫发生的早期症状。某些心律失常患者服用乙胺碘呋酮治疗,亦可出现绿视。

④黄视 可见于一氧化碳中毒、强心药洋地黄中毒、驱虫药山道年过量、利尿剂双氢克尿塞及抗结核乙胺丁醇过量等。是这些药物直接作用于视锥细胞所致,若“中毒”症状治愈,黄视也会消失。


听觉异常

耳部常见的临床自觉症状耳鸣耳聋重听等,皆为听觉异常的病症。其中耳聋和重听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不闻外声为全聋。耳聋可由耳鸣发展而来,所以古人有“耳鸣乃耳聋之渐”的说法。

1.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中鸣响,如闻蝉鸣或潮水声,或左或右、或两耳同时鸣响,或时发时止,或持续不停,妨碍听觉的称为耳鸣。耳鸣常为耳部或全身疾病的早期信号。常见病因有:

(1)耳部疾患 这类耳鸣多有耳病史,且在夜间呈加重趋势。耳部疾患引起的耳鸣可分为传导性耳鸣和感音性耳鸣。传导性耳鸣特点为病变一侧耳鸣,耳鸣音调低。传导性耳鸣多因外耳道阻塞,耳膜充血、内陷、穿孔、中耳腔积液或感染耳硬化症引起。耳的感应部分是内耳。当内耳震荡、水肿(例如美尼尔氏症),听神经瘤等会刺激内耳产生感音性耳鸣。此类耳鸣一般为双侧性,若只累及一侧耳蜗,亦可为单侧耳鸣,耳鸣音调较高,呈间歇性,时有时无。

(2)全身病变 肾脏病、肝胆病、糖尿病结核病慢性气管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当它们在全身功能紊乱时会出现耳鸣。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耳鸣具有音调高,呈双侧性的特点。

(3)药物中毒性内耳损伤 大剂量使用奎宁奎尼丁奎及常用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会对内耳引起损害,发生药物毒性耳鸣,甚至导致耳聋。药物中毒性耳鸣的特点是高音调和呈双侧性。不少服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早期中毒的病人都会出现这种耳鸣。因此服用以上药物的病人在出现耳鸣时应立即停药,以免进一步损害听力导致耳聋。

(4)颈部疾患 颈部肿瘤或颈部疾患如颈椎病等压迫颈动脉时,可引起同侧耳蜗供血不足而导致耳鸣。其耳鸣的特点是持续性、低音调,同时随体位变化耳鸣程度可有变化。

(5)神经衰弱 大多数神经衰弱病人在头痛、头昏、失眠的同时多伴有耳鸣。这种耳鸣具有高音调与低音调不恒定、大多是双侧性。

中医学中认为耳鸣多因气血不足宗脉失养,或风邪乘虚,随脉入耳,与气相搏,故发出耳鸣声。临床有虚实之分。一般说来暴起耳鸣声大,用手按耳而鸣声不减,如聒或潮水声多为实症,多因肝胆火盛所致。渐觉耳鸣,如蝉鸣或蝇蚊声,常鸣而声音细小,以手按之,鸣声暂止或减轻者,则属虚症,多由肾阴虚或精气不足,耳失所养所致。

2.耳聋

耳聋是指主观感觉和客观检查均表示听力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正常情况时,外界声音经外耳、中耳、内耳、听神经传入大脑。上述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疾患,均可引起听力障碍。

耳聋按其程度轻重不同可分为:

①轻度聋 听远距离的一般语音或近距离低声谈话有困难者。听力计检查,听阈在10~30分贝之间。

②中度聋 听近距离一般语音有困难。听力计检查,听阈在30~60分贝之间。

③重度聋 不能听到一般语音,仅能听到耳边的大声呼喊。听力计检查,听阈在60~90分贝之间。

④全聋 对大声呼喊或其他巨大声响,完全不能听到。听力检查,听阈在90分贝以上。

根据耳聋发生的时间,可将耳聋分为先天性耳聋和后天获得性耳聋。根据病变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传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现按耳聋分型,将引起耳聋的常见原因分述如下:

(1)先天性耳聋 常见于①遗传因素:可以为显性遗传,也可以为隐性遗传或伴性遗传。部分患者常有内耳结构不发育或发育不全或伴有外耳、中耳畸形。②孕产期因素:孕期3月以内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早期先天性梅毒妊娠后期毒血症分娩外伤胎儿窒息等。

(2)后天性耳聋 ①传音性耳聋:由于外耳或中耳病变,使传至内耳声能量出现不同程度减弱,从而听力出现不同程度减退。常见原因有:外耳道畸形,外耳道阻塞(可见于肿耳垢栓塞、外耳异物、闭锁等)、中耳外伤、中耳急慢性炎症、中耳结核梅毒鼓膜破裂、听骨链中断、耳咽管阻塞等。②感音性耳聋:感音性耳聋是由于耳蜗螺旋器、听神经或大脑听区病变引起的耳聋。而其中最常见的是螺旋器的损害。常见原因有:急性传染病所致细菌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损伤、颅脑外伤、听神经瘤、小脑桥脑角病变及噪音损伤。

老年性听力减退是一种生理现象。由于机体衰老,螺旋器的毛细胞神经节可发生变性,中枢神经系统也逐渐衰退,因而导致听力减退。但是,也有一部分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肝、肾疾病引起血管硬化,产生内耳血循环障碍,致使内耳器官退变,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中医学中耳聋可分虚实。新病突发耳聋,多属实症,多因肝胆火盛,上壅于耳,清窍失灵所致。耳聋见于温病多由热邪蕴结上焦,蒙蔽清窍所致。还有外感风湿而致耳聋,并有鼻塞、头重、发热等兼症者,也属实症,较为易治。久病、重病、老年人出现耳聋、多属虚症,多因精血虚衰,不能上充于清窍所致,比较难治。所以有“新聋多实,旧聋多虚”的说法。


嗅觉异常

嗅觉在人体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嗅觉能辨别数万种气味。通过辨别不同气味,使人们加深对事物性质的认识,从而趋利避害,保护自己。嗅觉异常,常常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常见嗅觉异常有:

(1)嗅觉减退、丧失 嗅觉减退、丧失常见于感冒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轻者会出现嗅觉明显减退,重者嗅觉完全消失。但病因消除后,嗅觉即可恢复。嗅觉减退或丧失还可见于萎缩性鼻炎。此外,鼻腔息肉肿瘤、鼻甲骨肥大,以及颅内长了肿均可引起嗅觉减退。

判断嗅觉减退、丧失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嗅觉具有适应性。较长时间处于一个特定气味的环境中,会对这种气味产生耐受性。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入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因此,不能把嗅觉的适应性也看作是嗅觉减退或丧失。

(2)嗅觉过敏 是指当空气中存在少量不被正常人所感知的气味时,患者即会闻到,并感到极度不安或不适。多见于神经过敏体质和一些颅内压增高的病人。此外神经衰弱、妇女绝经期、妊娠期均可出现嗅觉过敏。如对香臭都感到不舒适或难受的嗅觉过敏,则可能是癔病癫痫的先兆。

(3)嗅觉倒错 把一种明显的气味误认为另一种气味,称为嗅觉倒错。多见于头部外伤者、脊髓结核精神病、癔病、神经衰弱等病人,以及服用某些药物等。

味觉异常

味觉异常是指有人在进食时,口中有异味感,或不进食口中也觉有异常味道。这常常提示了可能得了某种疾病。在中医中,因脾开窍于口、胃、心、肾等,脏腑之气亦循经上至于口,故口中气味异常,则是上述脏腑功能失常或其他脏腑病变的反映。

(1)口苦 口苦是指口中有苦味。多见于急性炎症,以肝、胆炎症为主,这常与胆汁代谢有关。口苦还可见于癌症。中医认为口苦者多属热症,常见于胃热炽盛及心火上炎症,尤多见于肝胆火旺,胆气上逆的病症

(2)口咸 口咸是指自觉口中有咸味。多见于慢性肾炎慢性咽炎神经官能症等。在中医中,口咸展寒、肾病较多见。同时伴有腰酸腿软,神疲乏力等症。

(3)口酸 口酸是指患者自觉口中时时泛酸。多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所致,见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认为口酸多为肝胃不和或肝胃蕴热所致。

(4)口甜 口甜是指口中自觉有甜味。口甜常见于糖尿病患者和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者。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口甜是因为患者血中含糖量增高,唾液中糖分增高所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时可引起各种消化酶分泌异常,当唾液中淀粉酶含量增高时即会出现口甜。中医学认为口甜多为脾胃湿热熏蒸和脾胃气阴两虚所致。

(5)口辣 口辣,是口中自觉有辛辣感或舌体麻辣感。辣味是咸味、热觉、痛觉的综合感觉。常见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低热者、观察患者舌体可见舌质红而表面无舌苔,由于舌体表面无舌苔覆盖保护,故病人对咸味和痛觉、温度觉敏感,自觉口辣。中医认为口辣多为肺胃热盛、阴虚火旺所致。

(6)口淡 口淡是指口中味觉减退,淡而无味,或无法品尝食物的滋味。许多疾病均可引起口淡。口淡多见于炎症的初起或消退期,尤以消化系统炎症常见。还可见于大手术后的恢复期、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因这些疾病使味蕾敏感性下降,故表现为口淡。中医学认为口淡是由脾胃气虚所致,伴食欲减退乏力

以上,我们讨论了感觉器官功能异常辨病。临床上引起感觉器官功能异常的原因很多,可以是全身性疾病,也可以是局部病变,甚至是神经系统病变所致。所以当感觉器官功能异常时尤宜慎重。例如临床上许多病人因耳鸣就诊才发现高血压;有的病人因四肢疼痛麻木就诊而发现糖尿病。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的感觉器官功能异常时,至医院检查是很必要的。


32 恶心与呕吐 | 心悸 32
关于“常见病自测/常见症状辨病/感觉器官功能异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