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茶药根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大茶药根 | 中药图典 |
大茶药根 Dà Chá Yào Gēn |
|
---|---|
别名 | 胡满蔃、大茶根、断肠草根、猪人参 |
功效作用 | 消肿,止痛,接骨。治疔疮肿毒,跌打损伤,骨折。 |
英文名 | |
始载于 | 《岭南草药志》 |
毒性 | 大毒 |
归经 | 肝经、肾经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苦 |
【草药名】: 大茶药根
【内容介绍】:
大茶药根 (《岭南草药志》)
【异名】胡满蔃(《岭南采药录》),大茶根(《广西药植图志》),断肠草根、猪人参(《矿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态详钩吻条。
【采集】全年可采,除去茎苗,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根呈圆柱状,略弯曲,表面灰棕色,具细纵纹,有多数横向裂隙,支根痕少数。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带破裂状。
横切面皮部灰棕色,形成层明显,木部淡黄色,导管群呈放射状,导管清楚,呈小空洞,木射线较导管群窄,呈深黄色。
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有大毒。
①《福建民间草药》:治手生蛇头疔,足生天蛇毒,痔疮,气性坏疽,煎水熏洗。
【用法与用量】外用:浸酒擦、煎汤熏洗、熬膏或捣敷。
【宜忌】忌内服。
【选方】①治无名肿毒、痰核:大茶药根二两,狼毒二两,铺地锦三两,吸脓膏一两,假菊花根二两,鸡骨香五钱,九干菜三两,了哥王一两,生油一斤两。
将上药浸四至五天,放锅内熬至药枯,去渣,以药油一斤,配合黄丹八两,炼成柔软硬膏,取贴患处,有止痛消肿毒之效。
②驳骨:大茶药根八两,生鸡仔一只(约重十两,不去毛脏),共同捣烂外贴伤处,先将骨折以手法复位,外加树皮和绷带固定,约敷一小时除去。
③治刀伤:大茶药根(去青皮)、钻地风,二味酌量,共捣烂敷患处。
(选方出《岭南草药志》)
大茶药根
(《岭南草药志》)
【异名】胡满蔃(《岭南采药录》),大茶根(《广西药植图志》),断肠草根、猪人参(《矿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根或根皮。植物形态详"钩吻"条。
【采集】全年可采,除去茎苗,洗净,晒干。
【药材】干燥根呈圆柱状,略弯曲,表面灰棕色,具细纵纹,有多数横向裂隙,支根痕少数。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带破裂状。横切面皮部灰棕色,形成层明显,木部淡黄色,导管群呈放射状,导管清楚,呈小空洞,木射线较导管群窄,呈深黄色。
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味】《广西中药志》:"味苦,性寒,有大毒。"
【功用主治】消肿,止痛,接骨。治疔疮肿毒,跌打损伤,骨折。
①《福建民间草药》:"治手生蛇头疔,足生天蛇毒,痔疮,气性坏疽,煎水熏洗。"
②《广西中药志》:"浸酒外擦,治风湿,跌打,消肿止痛。"
【用法与用量】外用:浸酒擦、煎汤熏洗、熬膏或捣敷。
【宜忌】忌内服。
【选方】①治无名肿毒、痰核:大茶药根二两,狼毒二两,铺地锦三两,吸脓膏一两,假菊花根二两,鸡骨香五钱,九干菜三两,了哥王一两,生油一斤两。将上药浸四至五天,放锅内熬至药枯,去渣,以药油一斤,配合黄丹八两,炼成柔软硬膏,取贴患处,有止痛消肿毒之效。
②驳骨:大茶药根八两,生鸡仔一只(约重十两,不去毛脏),共同捣烂外贴伤处,先将骨折以手法复位,外加树皮和绷带固定,约敷一小时除去。
③治刀伤:大茶药根(去青皮)、钻地风,二味酌量,共捣烂敷患处。(选方出《岭南草药志》)
|
关于“大茶药根”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