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缘凤尾蕨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全缘凤尾蕨 | 中药图典 |
全缘凤尾蕨 Quán Yuán Fènɡ Wěi Jué |
|
---|---|
别名 | 鸡脚莲、井口边草、巴墙草、蒲山剑、铁蕨 |
功效作用 | 清热利湿;活血消肿。主痢疾;咽喉肿痛;瘰疬;黄疸;血淋;热淋;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
英文名 | Conspicuous Brake |
始载于 | 《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
毒性 | |
归经 | 肝经 |
药性 | 凉 |
药味 | 苦 |
【药 名】 全缘凤尾蕨
【拉丁名】Pferis insignis Mett. Ex kuhn
【别 名】 鸡脚莲、井口边草、巴墙草(江西)、蒲山剑、铁蕨(广西)
【来 源】 为凤尾蕨科植物全缘凤尾蕨的全草。
目录 |
植物形态
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40-150cm。根茎短,木质,黑色,顶端被黑褐色钻形的鳞片。叶簇生,一型,厚纸质,干后淡褐色;叶柄禾秆色,无毛,长60-90cm,圆柱形,基部稍扩大,上面有狭沟;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8-80cm,宽15-30cm,单数一回羽状;羽片6-13对,线状披针形,长约20cm,对生或近对生,向上斜升,上部的孢子羽片宽1-1.5cm,下部的营养羽片宽2-2.6cm,全缘,具软骨质的边;叶脉明显,小脉分叉。孢子囊群狭线形,着生于小羽片边缘的上部,羽片的基部和先端下育;囊群盖线形,灰白色。
药用信息
【主 治】 可用于治疗痢疾、咽喉肿痛、瘰疬诸症、黄疸、风湿、血尿及各种出血症。
【采集贮藏】《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资源分布
产浙江南部(泰顺)、江西(德兴、玉山、萍乡、石城、瑞金、安远、全南)、福建(宁洋、建阳、武夷山、龙岩)、湖南(宜章、黔阳、江永)、广东(大埔、新丰、翁源、英德、乐昌、乳源、连山、怀集、封川、信宜)、海南(陵水)、广西(兴安、阳朔、瑶山、龙胜、大苗山、苍梧、明江)、贵州(江口、独山)、云南(红河)。越南及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考 证】 始载于《中国蕨类植物图谱》。
生长习性
生山谷中阴湿的密林下或水沟旁,海拔250-800米。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微苦、性凉。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能。用于黄疸、痢疾,跌打损伤,风湿、咽喉肿毒、瘰疬、血尿及各种出血证。
|
出自A+医学百科 “全缘凤尾蕨”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5%85%A8%E7%BC%98%E5%87%A4%E5%B0%BE%E8%95%A8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全缘凤尾蕨”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