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凤尾蕨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三叉凤尾蕨 | 中药图典 |
三叉凤尾蕨 Sān Chā Fènɡ Wěi Jué |
|
---|---|
别名 | 老泻风、凤尾草 |
功效作用 | 清热止痢;定惊;止血。主痢疾;小儿惊风;外伤出血 |
英文名 | all-grass of Wallich's Brake |
始载于 | 《新华本草纲要》 |
毒性 | |
归经 | 肝经、大肠经 |
药性 | 凉 |
药味 | 苦、涩 |
【药名】三叉凤尾蕨
【别名】老泻风、凤尾草
【汉语拼音】san cha feng wei jue
【英文名】all-grass of Wallich's Brake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wallichiana Agardh
【考证】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科属分类】凤尾蕨科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000m的林下沟谷或林缘。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动植物形态】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2m。根茎长,横走,先端有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纸质,近生,一型;叶柄长60-120cm,红褐色,粗大如指,腹面扁平,有浅纵沟;先端三叉状,中间1枚最大,有1个二回羽裂的羽片,两侧再分叉各具1个二回羽裂的裂片;中间羽片椭圆形,长55-70cm,宽22-30cm,先端尾状,单数二回羽状分裂;羽片约20对,互生或近对生,线状披针形,先端尖或呈尾状,羽状深裂,长14-16cm,宽2.5-3cm;裂片20-25对,镰形,边缘不育处有小钝齿,背面黄棕色节状短毛;叶脉羽状,侧脉二叉状,沿小羽轴两侧形成1行狭长网眼。孢子囊群线形,沿裂片近中部的叶缘分布;囊群盖同形,全缘,膜质,黄棕色。
【性味】微苦;涩;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出处】《中华本草》
|
出自A+医学百科 “三叉凤尾蕨”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4%B8%89%E5%8F%89%E5%87%A4%E5%B0%BE%E8%95%A8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三叉凤尾蕨”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