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脓肿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鼻中隔脓肿鼻中隔一侧或两侧软骨膜骨膜感染积脓。多继发于鼻中隔血肿外伤后感染,亦可由鼻或上唇邻近组织感染扩散所引起。  

目录

临床表现

1.全身发热头痛及周身不适,局部有鼻阻及疼痛。 2.鼻梁及鼻背红肿压痛,鼻中隔两侧半圆形隆起、红肿、表面光滑、有波动感。

诊断依据

1.有鼻外伤、中隔血肿、中隔手术或邻近部位感染史。 2.有以上症状体征肿胀局部穿刺有脓液。  

治疗

 

治疗原则

1.及时行脓肿切开,清除脓液及坏死软骨,局部引流。 2.全身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治疗过程

诊断确立后,应尽快引流,以防感染致软骨坏死、吸收,最终形成鼻梁塌陷。

1.切开引流:鼻中隔粘膜表面用1%地卡因棉片麻醉,在鼻中隔前下方切开粘骨膜,清除坏死软骨。必要时在对侧粘膜另一平面做第二切口,以利引流。

2.脓腔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冲洗后放置橡皮引流条2天,如有出血鼻腔填塞。

3.大量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切开脓肿的当时行脓液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针对性用药。

4.积极治疗鼻周邻近组织的炎症,消除病因。有并发症者需进行治疗。

治疗原则

穿刺鼻中隔脓肿术

1.及时行脓肿切开,清除脓液及坏死软骨,局部引流。

2.全身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一经确诊即应于表面麻醉下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术要将脓腔中的坏死组织肉芽等清理干净以抗生素溶液冲洗脓腔置入碘仿纱条引流2~3日基用橡皮条引流则应每日换用一次至脓尽为止同时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鼻部遗有畸形者可在3个月后施行矫正术。

手术治疗:穿刺鼻中隔脓肿术

手术器械:窥鼻器、鼻镊、直血管钳、鼻剪、鼻咬骨钳、中隔剥离器、鼻息肉圈套器

术前准备:修剪鼻毛,清洁鼻腔。用1%麻黄素布病变的下鼻甲粘膜,根据粘膜收缩程度,决定手术方式。

麻醉:成人可用表面麻醉,儿童用全身麻醉

手术方法:取半卧位,用刀夹在肿胀最突起处作约1cm长的垂直切口,使脓液流出,并吸净脓血,探查脓腔,如有异物或坏死组织应即去除,置入橡皮引流后,鼻腔内堵塞止血

注意事项:手术时不应在鼻中隔两侧均作切口,也应注意在作切口时不要将对侧粘软骨膜切穿,以免引起鼻中隔穿孔

术后处理:1.每日用1%麻黄素棉片收敛鼻腔粘膜。如切口缩小,引流不畅,可以用鼻镊扩张切口,以保持引流通畅。炎症消退后切口会自行愈合。2.术后应用抗生素,并注意病人有无头痛、发热等症状,以防脓肿向上扩展,引起倾向并发症。

1、未化脓之前,认真敷药。

2、切开或自溃后,注意引流通畅。

3、换药清洁创口时注意不要损伤对侧鼻腔的粘膜。否则,粘膜因损伤而形成溃疡,则势必导致鼻中隔穿孔,为今后矫形增加麻烦。

用药原则

先常规应用“A”项中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加药物敏感试验有结果后再选用敏感抗生素。  

辅助检查

1.一般病例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病情较重疑有并发症者检专案可包括“A”、“B”及“C”。

疗效评价

1.治愈:发热,疼痛及鼻阻消失,脓腔消退。 2.好转:发热消退,疼痛及鼻阻减轻,脓腔缩小。

专家提示

鼻中隔脓肿一经确诊,应即行切开引流,足量应用有效抗生素。脓肿引流愈早,鼻中隔软骨发生坏死的部分愈小,则造成鞍鼻的机会也较少。

参看

关于“鼻中隔脓肿”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