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脑石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鱼脑石
Yú Nǎo Shí
别名 鱼首石、鱼枕骨、石首鱼头石、石首鱼脑中枕、石首鱼魫、石首骨、黄鱼脑石
功效作用 化石,通淋消炎。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
英文名 Yellow Croaker Earstone, Auricular bones in Fish Head
始载于 药材资料汇编
毒性  
归经 膀胱经
药性
药味

又名 鱼首石、鱼枕骨

异名石首鱼头石(《千金方》),石首鱼脑中枕(《日华子本草》),石首鱼魫(《濒湖集简方》),石首骨(《本草汇言》),黄鱼脑石、鱼首石(《浙江中药手册》)。  

目录

主要成分

碳酸钙  

来源与采集

首鱼科动物大黄鱼或小黄鱼头骨中的耳石。动物形态详"石首鱼"条。 多为加工鱼鲞时的副产品。一般在5~6月石首鱼(黄鱼)渔汛期收集。加工时将头骨中最大的一块耳石取出,洗净,晾干。  

用途

通过对鱼耳石的辉光测试可以反映水体污染的级别

受污染较重的水域 出产的鱼耳石光度强 光域大波段宽)

受污染较少的水域 出产的鱼耳石光度弱 光域窄(波段窄)

(《药材资料汇编》)  

药材

为长卵形,具三棱的颗粒。大黄鱼的脑石长1.5~2厘米,宽0.8~1.8厘米。小黄鱼的较小,长1~1.2厘米,宽5~7毫米。中间宽,一端稍圆,另一端尖。全体磁白色。关节面较平坦,表面可见明显的圆形节痕;另一面向一侧隆起,近尖端部有一斜的凹沟,并有横突数个,其隆起一侧的下方可见细长纹理,即生长线。质坚硬,不易破碎。气微,味稍涩。以洁白、坚硬、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浙江。  

炮制

洗净晒干,放铁勺内,上覆一碗,在烈火上煅至有爆裂声后,取出放凉。  

性味

《医林纂要》:"咸,平。"  

功用主治

化石,通淋消炎。治石淋小便不利中耳炎鼻炎,脑漏。

①《日华子本草》:"取脑中枕烧为末,饮下治石淋。"

②《开宝本草》:"主下石淋,磨石服之,亦烧为灰末服。"

③《纲目》:"研末或烧研水服,主淋沥、小便不通。煮汁服,解砒霜毒、野菌毒。"  

用法与用量

内服:研末,1~3钱(折合3~9克)。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选方

①治石淋及诸淋:石首鱼头石十四枚,当归等分。上二味捣筛为散,以水二升,煮取一升,顿服。(《养生必用方》)

②治小便不通:石首鱼头石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③治聤耳出脓:石首鱼魫,研末,或烧存性研掺耳。(《濒湖集简方》)

④治鼻炎:鱼脑石(煅)一钱,冰片一分。共研末,吸鼻中。(《山东中草药手册》)

⑤治久年脑漏:石首骨,火炙研极细,每晚临睡时,服一钱,酒调下。(《本草汇言》)

关于“鱼脑石”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