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黄连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胡黄连 | 中药图典 |
胡黄连 Hú Huánɡ Lián |
|
---|---|
别名 | 假黄连、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
功效作用 | 清湿热,除骨蒸,消疳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痔疾,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
英文名 | Figwortflower Picrorhiza Rhizome, |
始载于 | 《唐本草》 |
毒性 | 无毒 |
归经 | 胃经、肝经、大肠经 |
药性 | 寒 |
药味 | 苦 |
胡黄连 Huhuanglian
[出处]《新修本草》。
[中药材学名]Rhizoma Picrorhizae。
[基原]本品为双子叶植物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胡黄连 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的干燥根茎。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采制贮藏]秋季采挖,除去根须及泥沙,晒干,置干燥处。
[用法用量]煎服,1.5~9g。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类药比较]
胡黄连∶黄连
胡黄连与黄连,名称相似,且均为苦寒清热燥湿之品,善除胃肠湿热,同为治湿热泻痢之良药。然胡黄连善退虚热,除疳热;而黄连则善清心火,泻胃火,为解毒要药。
~~~~~~~~~~~~~~~~~
拉丁名 Neo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Hong
保护级别 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分布 云南、西藏
现状 濒危种。自近年来发现胡黄连可代替进口胡黄连以来,挖采成风,资源已临危境,急需保护。
海拔下限(米) 3600
海拔上限(米) 4400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4-15厘米;根状茎粗而长,直径达1厘米,上端密被老叶残余。叶密集于根状茎顶端,成莲座状,无柄,叶片匙形至卵形,长3一6厘米,宽2一2.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渐狭成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无毛。花拳单生,长4一10厘米,着生棕色腺毛,穗状花序单生于花葶顶端,长1-3厘米;有苞片而无小苞片;花梗短,长仅2一3毫米;花萼被棕色腺毛,深裂几达基部,裂片不等,后方一枚极小,披针形,其余4枚倒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4一6毫米,果期可达10毫米;花冠深紫色,外面被毛,长8一10毫米,花冠简短,占1/3长,檐部4裂,2唇形,上唇略向前弯,呈盔状,顶端微凹,下唇3裂片明显短于上唇,侧之裂片顶端微缺,或有2一3个小齿;雄蕊4枚,后方2枚略短于上唇,前方2枚稍长于上唇;子房2室,中轴胎座。蒴果长卵圆状,顶端尖,长8一10毫米,有一条沟槽,4裂;种子多数,细小,种皮透明,具蜂窝状网眼。
特性 分布于高山草甸、砂砾地或沟边。系高山植物,喜湿润、冷凉气候,生长季节短,冬季长,常为冰雪覆盖,5月雪融化后始萌发新叶,至7--8月开花,9月即果熟,进入休眠。
保护价值 胡黄连属为单种属植物,特产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地区,是玄参科婆婆纳族的最原始类群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根状茎为我国常用中药,有清虚热,解毒和杀虫之效。因自然资源不多,而药材需求量大,故急需保护其野生资源。
保护措施 尚无保护措施。应将德钦县白雪山自然保护区延伸至澜沧江岸的燕门区(即华丰坪后山海拔4400米),将尚有自然生长的胡黄连划于保护区内。
栽培要点 用种子分株繁殖。在秋季果熟时采收,贮存至次年春季播种,易发芽出苗;分株可在早春冰雪刚融化时,挖采植株分栽即可。但因胡黄连不耐高温,故应在高海拔地区栽培。
【别名】假黄连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或用时捣碎。本品为不规则的圆形薄片,切面灰黑色或棕黑色,有白色点状维管束,周边深棕褐色。质脆。
【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2cm ,直径0。3~1cm。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有较密的环状节,具稍隆起的芽痕或根痕,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的叶柄残基。体轻,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棕色至暗棕色,木部有 4~10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气微,味极苦。
【鉴别】
(1) 取本品粉末0。5g,置适宜器皿中,60~80℃升华4 小时,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针状、针簇状、棒状、板状结晶及黄色球状物。
(2) 取本品粉末5g,加水50ml,置60℃水浴中温浸20分钟,滤过。取滤液1ml,加三氯化铁乙醇溶液2 滴,生成暗绿色沉淀;另取滤液1ml,加 5%a-荼酚乙醇溶液2滴,摇匀,生成黄白色浑浊,缓缓沿管壁加硫酸0。5ml,两液接界处显紫色环,振摇后颜色变深,加水稀释生成暗紫色沉淀。
(3) 取【鉴别】(1) 项下的升华物,加氯仿数滴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香草酸、肉桂酸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各含1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 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醚-冰醋酸(5:5:0。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备注】(1)本品与知母、青蒿、地骨皮、银柴胡、秦艽、鳖甲等配伍,可治阴虚发热,午后潮热;与黄连、芦荟等同用,可治小儿疳热等症。
【药理作用】
自胡黄连中提得的胡黄连甙Ⅱ,即香草酰醇(Vanilloylcatalpol),证明其对因四氯化碳所致肝脏中毒的小鼠有保肝作用,对大鼠有利胆作用。由胡黄连的石油醚提出物中分得罗布麻宁(Apocynirie),证明对家兔有利胆作用。从胡黄连的乙醇提出物中分离得的混合物胡黄连甙(Kutkin),给大鼠口服3-50mg/kg,可以剂量依赖性地防止硫代乙酰胶等3种化学物质所致大鼠的血清及肝生化变化,其作用比水飞蓟素好。胡黄连甙对麻醉的和清醒的大鼠和豚鼠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利胆作用以及拮抗乙炔雌二醇的胆汁阻塞作用。
2.抗真菌作用:
胡黄连水浸剂(1 :4)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石膏样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红色表皮癣菌、考夫曼-沃尔夫氏表皮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其它作用:
从胡黄连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的罗布麻宁对大鼠子宫有收缩作用,对蛙心有抑制作用。胡黄连分别用冷(4℃)和热(回流)去离子水提取,两种提取物冻干后再用甲醇提取。这两份提取物中能溶于甲醇的部分,对经典补体激活途径的补体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冷水提取物中不溶于甲醇的部分则对经典补体激活途径和旁路补体激活途径的补体活性均有
较强的抑制作用。
参看
|
关于“胡黄连”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