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止蒿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痢止蒿
Lì Zhǐ Hāo
痢止蒿
别名 止痢蒿、白龙须、止痢草、无名草、散瘀草、散血草、痢止草
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止痢驱虫。治痢疾乳腺炎蛔虫症。
英文名 Herb of Forrest Bugle
始载于 云南中草药选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所属卷:Ajuga Linn.所属科:Labiatae

中文名:痢止蒿

其它中文名:止痢蒿、白龙须(丽江)、无名草(大理)。

文献来源:Ajuga forrestii Diels (1912), (1913); Dunn (1915); Kudo (1929); Hand. - Mazz. (1936); 吴征镒、陈介(1974).

Ajuga mairei Levl. (1913); A. macrosperma auct. non Wall. ex Benth: Diels(1912), (1913).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直立或具匍匐茎,高6-20厘米,有时达30厘米,根茎膨大;茎基部木质化,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或长柔毛。叶片坚纸质,披针形至卵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4-8厘米,宽1.8—3.5厘米,顶端钝或圆形,基部楔形,下延,边缘具波状齿或波状圆齿,具缘毛;穗状轮伞花序顶生,长6厘米左右;苞片叶状,愈上部者愈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或有齿,两面被柔毛,背面暗紫色。萼漏斗状,具10脉,长5-6.5毫米,外面被柔毛,里面无毛,具5齿,齿卵形,长为花萼之半,紫色,近整齐;花冠管状,淡紫色,紫蓝色或蓝色,长0.7—1.1厘米或略短,或近内藏,外面被柔毛,里面被疏柔毛,近基部具毛环;檐部二唇形,上唇短,圆形,顶端微凹,下唇宽大,中裂片狭倒心形,有紫色条纹,侧裂片线状长圆形;雄蕊着生于花冠管近喉部;花丝无毛;子房无毛;花柱无毛;花盘极小,裂片不明显,前方有时具1(稀为2)与子房相等大的密腺。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合生面占腹面的2/3或稍多。花期4-8月,果期5-10月。  

生境分布及功用

分布及生境:于滇西北至中部,东至蒿明等地,海拔1700—3200米,有时达4000米的开阔路旁,溪边等潮湿草地,有时成片生长。我国四川西部、西藏东南部也有。模式标本采自丽江。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大理、丽江一带将全草煎服,用于治痢疾蛔虫等症,外敷治乳腺炎

关于“痢止蒿”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