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

(重定向自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楠木
Nán Mù
别名 楠材
功效作用 治吐泻转筋水肿
英文名  
始载于 本草拾遗
毒性 有毒(一说无毒)
归经  
药性
药味

【出处】 《本草拾遗》

【拼音名】 Nán Mù

【别名】 楠材(《别录》)

【来源】 为樟科植物楠木木材枝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 楠木,又名:楠树(任防《述异记》),雅楠、桢楠。

常绿乔木,高达30米。小枝细长,幼时有茸毛或细毛,以后逐渐脱落。叶革质,阔披针形或倒卵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先端突尖,基部楔形,上面光滑,下面有灰色或褐色茸毛,沿主脉及侧脉处尤为显着。聚伞花序腋生,花形小,色绿;花被盘状,裂片6,先端尖形。浆果卵圆形,黑色,长1.3厘米;果梗有细毛,顶端膨大。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分布四川、湖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辛,温。

①《别录》:"微温。"

②《本草拾遗》:"枝叶,味苦,温,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味辛,热,微毒。"

【功效与作用】 治吐泻转筋水肿

①《别录》:"主霍乱吐下不止。"

②《日华子本草》:"煎汤洗转筋及足肿。枝叶同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两。外用:烧存性研末撒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楠,大如掌者削之。以水三升,煮三沸,去滓,令灼之也。(《补缺肘后方》)

②治水肿自足起:槁木、桐木。煮汁渍足,并饮少许,日日为之。(《肘后方》)

③治聤耳,通耳脓水出,日夜不止:楠木一分(烧灰),花胭脂一分。细研为散,纳于耳中。(《圣惠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参看

关于“楠木”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