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叶
A+医学百科 >> 药品百科 >> 中药百科 >> 曼陀罗叶 | 中药图典 |
曼陀罗叶 Màn Tuó Luó Yè |
|
---|---|
别名 | |
功效作用 | 镇咳平喘;止痛拔脓。主喘咳;痹痛;脚气;脱肛;痈疽疮疖 |
英文名 | Datura Leaf |
始载于 | 《现代实用中药》 |
毒性 | 有毒 |
归经 | |
药性 | 温 |
药味 | 辛、苦 |
形态特征
【药名】曼陀罗叶
【汉语拼音】man tuo luo ye
【英文名】Datura Leaf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tura metel L. Datura innoxia Mill.
【考证】出自《现代实用中药》
【科属分类】茄科
【拉丁文名】1.Folium Daturae Metelis 2.Folium Daturae Innoxiae
【采收和储藏】7-8月间采收,儿用,亦可晒干或烘干。
【动植物形态】
一年草本,高30-100cm。全株近无毛。茎直立,圆柱形,基部木质化,上部呈叉状分枝,绿色,表面有不规则皱纹,幼枝四棱形,略带紫色,被短柔毛。叶互生,上部叶近对生;叶柄长2-5cm;叶片宽卵形、长卵形或心脏形,长5-20cm,宽4-15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不对称,边缘具不规则短齿、或全缘而波状,两面无毛或被疏短毛,叶背面脉隆起。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花梗长约1cm,直立或斜伸,被白色短柔毛;花萼筒状,长4-6cm,直径1-1.5cm,淡黄绿色,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整齐或不整齐,先端尖,花后萼管自近基部处周裂而脱落,遗留的萼筒基部则宿存,果时增大呈盘状,直径2.5-3cm,边缘不反折;花冠管漏斗状,长14-20cm,檐部直径5-7cm,下部直径渐小,向上扩呈嗽叭,白色,具5棱,裂片5,裂片5,三角形,先端长尖;雄蕊5,生于花冠管内,花药线形,扁平,基部着生;雌蕊1,子房珠形,2室,疏生短刺毛,胚珠多数,花柱丝状,长11-16cm,柱头盾形。蒴果圆球形或扁球状,直径约3cm,外被疏短刺,熟时淡褐色,不规则4瓣裂。种子多数,扁平,略呈三角形,熟时褐色。花期3-11月,果期4-11月。
一年生草本,高1-2m。有恶臭,全株被白色细腺毛及短柔毛。茎粗壮,直立,圆柱形,基部木质化,上部多呈叉状分枝,灰绿色。叶互生或近对生;叶片广卵形,长8-20cm,宽5-12cm,先端急尖,基部斜心形,全缘或呈微波状,背面叶脉隆起。花大,直立或斜升,长15-20cm,直径7-8cm,花冠白色或淡紫色,具5棱;花萼筒部有5棱角,先端5浅裂,花后自近基部断裂,宿存部分椭果实而增大并向外反折。蒴果生于下垂的果梗上,近圆形,密生柔韧针状刺并密被短柔毛,熟时先端不规则裂开。种子多数,肾形,淡褐色或黄褐色。花期5-9月,果期6-10月。
【化学成分】白曼陀罗叶含总生物碱0.22~0.55%; 其中有天仙子碱(Hyoscine)、天仙子胺(11yoscyanline)和阿托品(Atropine)。毛曼陀罗叶含总生物碱0. 16~0.505%;其中主要的是天仙子碱和天仙子胺,还有红古豆碱(Cusoohygrine)、陀罗碱(Mete1oidine)、7- 羟- 3,6- 双巴豆酰氧基托烷〔7-Hydroxy-3 ,6- bis (tigloyloxy)tropane〕等。欧曼陀罗叶含总生物碱0.06~0.45%,其组成主要是天仙子胺、天仙子碱、阿托品。红古豆碱。陀罗碱、7-羟-3,6-双巴豆酰氧基托烷等。叶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昼夜间有变化,晚23 点后增加,晨7点后减少。紫花曼陀罗含生物碱天仙子胺和天仙子碱;叶中总生物碱的含量较少。
药用价值
【主治】喘咳;痹痛;脚气;脱肛;痈疽疮疖
【功效分类】止咳平喘药,镇咳平喘;止痛拔脓
【性味】味苦;辛;性温;有毒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和毛曼陀罗的叶。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0.6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汁涂。
【出处】《中华本草》
|
关于“曼陀罗叶”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