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性肾病
A+医学百科 >> 农药中毒性肾病 |
农药中毒性肾病(nephropathy due to pesticide intoxication)是指在农药生产、使用过程中经呼吸道、皮肤吸收或误服、自服农药所引起的肾脏损害。肾脏损害以肾小管变性为主,少数重症病例可至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出现蛋白尿。
目录 |
农药中毒性肾病的病因
1.发病原因因长时间或不当使用和接触各种农药均可引起中毒并导致肾脏损害。
2.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中毒后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呼吸、循环障碍,全身脱水,休克和肾脏血管痉挛造成肾缺血、缺氧以及毒物或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而直接损伤肾脏有关。
农药中毒性肾病的症状
肾脏表现一般不重,主要为蛋白尿和镜下血尿,可有轻度的肾功能不全。肾外表现更为明显,主要为头晕、目眩,乏力、大汗淋漓、腹痛、震颤,重者出现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肺水肿,可见两瞳孔缩小,口腔、鼻孔可见大量白色泡沫样分泌物及嗅到大蒜样气味等。 本病诊断不难,患者有农药接触史,出现有机磷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血中CHE活力显著降低,分泌物检查发现毒物即可确诊本病。
农药中毒性肾病的诊断
农药中毒性肾病的检查化验
2.血中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活力测定 可发现CHE的活性降低,并可根据CHE活性的高低来判断中毒程度及预后。
3.有机磷农药鉴定 可对患者呕吐物、分泌物及尿中的有机磷农药分解物进行测定,以发现毒物品种。 肾脏病理以肾小管损伤为主,可见肾小管细胞变性,肿胀和坏死。
农药中毒性肾病的鉴别诊断
1.与阿片类药物中毒相鉴别
阿片类药物常见的有阿片、吗啡、可待因、复方樟脑酊、罂粟碱、哌替啶、美沙酮、乙基吗啡,及毒品二醋吗啡等,此类药物具有镇痛、止咳、止泻、解痉、麻醉等作用,临床应用较广,但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一次性过量使用或频繁应用可引起中毒。
轻度急性中毒患者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或抑郁,或有幻觉、失去时间和空间感觉,还可伴便秘、尿潴留及血糖增高。重度中毒时有昏迷、针尖样瞳孔、高度呼吸抑制等三大特征。可先出现短暂兴奋症状,如呕吐、烦躁不安、谵妄、面色潮红、心动过速;但很快进入抑制期,面色苍白、发绀、感觉迟钝、肌肉无力、呼吸缓慢、昏睡、瞳孔明显缩小;进而昏迷,脊髓反射增强、常有惊厥、牙关紧闭、角弓反张,呼吸先变浅、慢,继之出现叹息样呼吸或潮式呼吸、肺水肿、发绀、四肢冷、体温下降、各种反射消失,锥体束征阳性;最后呼吸衰竭死亡。
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比较常见的生物毒素主要有:生鱼胆毒、毒蕈、蛇毒、蝎毒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与农药中毒近似,常引起神经及其他多系统改变,严重者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应注意与本病相鉴别。
3.与脑血管意外相鉴别
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神经系统体征,头颅CT检查可助诊断。
农药中毒性肾病的并发症
主要并发全身多系统功能衰竭。
农药中毒性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及方法,并注意作好个人防护。用药期间要注意自我感觉,如有不适症状时应及时脱离现场,处理毒物并严密监测尿常规、尿酶、肾功能变化,以防发生肾毒性损害。
农药中毒性肾病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目前已有部分解毒药物可行特效治疗,但临床主要仍然是对症处理,如及时给予洗胃、加强利尿和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进行透析治疗。
具体方法为:
1.迅速去除毒物 立即离开中毒现场,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反复洗胃、导泻等。
2.解毒药物的使用 常用的有抗胆碱剂如阿托品,应大剂量、反复使用,肌注或静脉注射;胆碱酯酶复能剂如碘解磷定(解磷定)、氯解磷定(氯磷定)等均有效。
3.对症治疗 维持呼吸功能,紧急处理休克、急性肺水肿及心脏骤停等,危重病人可输血或换血以补充胆碱酯酶及保证肾血流,防止肾衰的发生。对己发生肾功能衰竭者应按肾衰处理。
(二)预后
本病若迅速去除毒物、及时对症治疗给予洗胃、利尿、注射应用解毒药物多数病变是可逆的,若能及时治疗,预后尚好,但如未能及时确定致病药物且及时脱离现场清洗毒物或治疗不及时,则肾功能可持续恶化,部分患者可因急性肾衰而死亡。
参看
|
关于“农药中毒性肾病”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