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蠊

(重定向自蜚蠊目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蟑螂(cockroach),正式名称为蜚蠊;而根据不同品种,又有大蠊、小蠊、光蠊、蔗蠊、土鳖等名称或种名

湖北一带称作灶马子;川渝称为偷油婆;赣语及吴语均称为甴巴子。

蜚蠊

Bkn5b.jpg

(蟑螂)fěi lián ,虫名,别名负盘,黄婆娘,灶虮子,俗称蟑螂,外号小强,属昆虫纲蜚蠊目(blattaria),世界已知约3700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区,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已记载18科60属240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形态:蜚蠊成虫椭圆形,背腹扁平,体长者可达100mm,小者仅2mm,一般为10~30mm,体呈黄褐色或深褐色,因种而异,体表具油亮光泽。

头部:小且向下弯曲,活动自如,y字形头盖缝明显,大部分为前胸覆盖。复眼大,围绕触角基部;有单眼2个。触角细长呈鞭状,可达100余节。口器为咀嚼式。

胸部:前胸发达,背板椭圆形或略呈圆形,有的种类表面具有斑纹;中、后胸较小,不能明显区分。前翅革质,左翅在上,右翅在下,相互覆盖;后翅膜质。少数种类无翅。翅的有无和大小形状是蜚蠊分类依据之一。足粗大多毛,基节扁平而阔大,几乎覆盖腹板全部,适于疾走。

腹部:扁阔,分为10节。第6、7节背面有臭腺开口;第10节背板上着生1对分节的尾须。尾须的节数、长短及形状亦为分类的依据。雄虫的最末腹板着生1对腹刺,雌虫无腹刺,据此可分别雌雄。雌虫的最末腹板为分叶状构造,具有夹持卵鞘的作用。

生活史:蜚蠊为渐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若虫和成虫3个发育阶段。

卵及卵荚:雌虫产卵前先排泄一种物质形成卵鞘(卵荚)。其鞘坚硬、暗褐色,多为长1cm,形似钱袋状。卵成对排列储列其内。雌虫排出卵荚后常夹于腹部末端,少数种类直至孵化,大多数种类而后分泌粘性物质使卵鞘粘附于物体上。每个卵鞘含卵16~48粒。卵鞘形态及其内含卵数为蜚蠊分类的重要依据。卵鞘内的卵通常1~2个月后孵化。

若虫:蜚蠊有一个预若虫期,即在刚孵出时,触角、口器及足均结集在腹面不动,需经一次蜕皮,才成为普通活动态的若虫。若虫较小,色淡无翅,生殖器官尚未成熟,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若虫经5~7个龄期发育才羽化为成虫。每个龄期约为1个月。

成虫羽化后即可交配,约交配后10天开始产卵。一只雌虫一生可产卵鞘数个或数十个不等。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因虫种、温度、营养等不同而异,一般需数月或一年以上。雌虫寿命约半年,雄虫寿命较短。

生态:

1.食性 蜚蠊为杂食性昆虫,人和动物的各种食物、排泄物和分泌物以及垃圾均可为食,尤嗜食糖类和肉食类,并需经常饮水。蜚蠊的耐饥力较强,德国小蠊在有水无食时可存活10~14天,在无水有食时存活9~11天,在无水无食的条件下仍可存活1周。在过度饥饿下,有时可见蜚蠊残食其同类及卵鞘。

2.栖息与活动 大多数种类蜚蠊栖居野外,仅少数种类栖息室内。后者与人类的关系密切。这些种类尤其喜栖息于室内温暖、且与食物、水分靠近的场所,如厨房的碗橱、食堂的食品柜、灶墙等处的隙缝中和下水道沟槽内。蜚蠊昼伏夜行,白天隐匿在黑暗而隐蔽处;夜间四出活动,夜晚9时至夜间2时为其活动高峰。蜚蠊主要用足行走,每分钟可达21m。有翅种类的飞翔力甚差,飞行距离一般仅限于室内。蜚蠊活动的适宜温度为20~30℃。低于15℃时,绝大多数不动或微动;高于37℃时呈兴奋状,超过50℃时死亡。蜚蠊的臭腺能分泌一种气味特殊的棕黄色油状物质,是其驱避敌害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该分泌物留于所经过之处,通常称之“蟑螂臭”。

3.季节消长与越冬 蜚蠊的季节消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同一虫种在不同地区可表现不同的季节分布。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蜚蠊通常始见于4月,7~9月达高峰,10月以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当温度低于12℃时,便以成虫、若虫或卵在黑暗、无风的隐蔽场所越冬。  

目录

我国室内蜚蠊主要种类:

1.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体长1.2~1.4cm,呈淡褐色。前胸背板上有两条黑色纵纹。卵鞘小而扁薄,内含卵20~40粒。是我国的广布优势种,多见于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内。

2.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体长约3.5~4.0cm,呈暗褐色。触角甚长。前胸背板边缘有淡黄色带纹,中间有褐色蝶形斑。卵鞘内含卵16粒。亦为我国广布优势种。多见于厨房、贮物间和卫生间等处。

3.凹缘大蠊(Periplaneta emarginara) 成虫体形较大,长约3.0cm,棕褐色。二翅全覆盖于腹部背面上,其长度约略长于腹端。前胸背片上色泽一致,雄虫的下生殖片有凹缘明显。

4.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 成虫体形比德国小蠊大,约长2.5cm左右,色深褐色。雄虫两对翅甚短,仅达腹部的2/3;雌虫两对翅均已退化为两小片。

此外,还有澳洲大蠊(p.australasiae)和黑胸大蠊(p.fuliginosa)。

疾病的关系

蜚蠊能通过体表或体内(以肠道为主)携带多种病原体而机械性地传播疾病。近年来,国内报告从蜚蠊体内分离到疾病杆菌5株,沙门氏副伤寒甲、乙菌5株,绿脓杆菌43株,变形杆菌8株,青霉、黄曲霉等多种霉菌,腺病毒60株,肠道病毒血清型15株,脊髓灰质炎病毒8株和肝炎表面抗原,还检出蠕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绦虫等)卵和阿米巴、贾第虫包囊。

蜚蠊还可作为长膜壳绦虫、美丽筒线虫、东方筒线虫、念株棘头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此外,国外报告蜚蠊可成为过敏原,引起变态反应

防治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妥善保藏食品,及时清除垃圾是防制蜚蠊的根本措施。同时根据蜚蠊的季节活动规律,集中力量,反复突击,以彻底消灭之。

在已用完的厨房油污清洁剂喷壶(其他只要能喷雾的容器也可以)中加入几滴洗涤剂并装上自来水摇匀,发现蟑螂时对准它近距离连续喷射数次便可灭杀,本方法相对于使用杀虫剂更加安全。

1.卵鞘 人工清除柜、箱、橱等缝隙内的卵鞘,予以焚烧或烫杀。

2.成虫 除用诱捕器或诱捕盒捕杀外,主要采用化学药物杀灭。近年来,以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制成“蟑螂笔”在蜚蠊出入处涂划,或制成药片、药纸、药板等放置于其活动场所,或制成涂料喷于室内墙面,效果均较好,适合于家庭使用 目前蟑螂的抗药性已提高了几十倍甚至更多,据实验得知,用市面上出售的喷杀剂喷杀蟑螂后,在短短的4-6小时后,蟑螂会复活,而当时见到的只是一种假死现象。为此,只能更进一步地加大药物的浓度或加大用量,这样做又加速造成环境污染及危及人类健康。

除家庭外,对旅馆、饭店和车、船等交通工具也需采取措施。据认为,在这些场所,采用喷洒(如用二氯苯醚菊酯)加毒饵(如用敌百虫)的防治系统可收到较显著的效果。但需注意安全和及时清除死亡虫体。此外,据报告蜚蠊对拟除虫菊酯类易产生抗性,值得重视。

蜚蠊亦可入药,常见种类是冀地鳖(polyphagaplancyi),背隆腹平,胸部有绒毛;雄有翅,雌无翅。中华地鳖(p.sinensis)。释名为: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香娘子。气味:咸、寒、有毒。主治:瘀血,症坚,寒热,下气,利血脉。  

蟑螂的养殖形式主要有:

1、建专业化饲养池养。这种模式能有效的防逃和控温,是蟑螂规模养殖的较好模式。可以在封闭的室内建池或打架,再在其中置入养殖箱。

2、用木箱养。这种模式适合早期小规模试养,即在木箱中隔多层,充分利用空间来养殖。

3、土元蟑螂混合养殖。这种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养殖效益,在土元养殖室内利用它们的异同点,主要是土元入土和蟑螂不入土这一特性,有效互补。  

蟑螂的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通利血脉,养阴生肌,提升免疫,散结消积。

目前,入药效果较好的是美洲大蠊,美洲大蠊醇提取物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美洲大蠊以干燥和鲜成虫入药。主治儿童疳积扁桃腺炎、身体包块、痈疮肿痛蜈蚣毒蛇咬伤等。现代研究发现,美洲大蠊表皮含有巩膜质和甲壳质,溴、锌、镍、锰、钾、钙、钛、氯、硫、硅、铝、镁等元素。肌肉水解13种氨基酸。此外,身体贮藏维生素B1、B2,烟酸抗坏血酸等,淋巴海藻糖海藻糖酶糖蛋白肌醇原儿茶酸葡萄甙等。全体含麦角硫因、龙虾肌碱胡芦巴碱甘氨酸甜菜碱、肛碱、三甲胺、腺嘌呤等。临床主要应用有----治疗儿童疳积:3-4只虫炒焦研末,加适量山楂,煎汤送服,每天2-3次,连吃几天;治痈疮肿毒:美洲大蠊3只,蜈蚣1条,一起捣烂敷于患处;治蜈蚣伤;将成虫捣烂外敷伤处;治小孩子感冒发烧:美洲大蠊6只,煮水喝;治无名中毒:美洲大蠊10只,加盐一撮同捣烂敷于患处,留出中毒头部;治虫蛇咬伤:美洲大蠊与山药、蜈蚣、海马配伍,并配合维生素C、E服用,主治肾癌。美洲大蠊与太子参石斛、谷茅、焦木香、茯苓白药蛇舌草药配伍可辅助治疗结肠癌。美洲大蠊可治乙型肝炎,提取物AT—2制剂可主治原发性肝癌;心血管疾病:提取物可治疗心血管疾病,当然,还有一种蟑螂叫海蟑螂,看起来很恐怖,但是吃起来却很香。

内服:用于瘀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肝病肿瘤等的辅助治疗。

外用: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褥疮创面

蟑螂有极强的生命力,头被切掉后还可存活一礼拜以上,最后渴饿而死。  

蟑螂的危害

1.蟑螂本身所造成的直接损害:骚扰人们的睡眠和休息,特别是它还主动侵袭婴幼儿,导致咬伤或引起过敏、瘙痒;直接损害物品;引起人们皮肤呼吸系统的变态反应。

2.以蟑螂为媒介而引起的间接损害:蟑螂已经被证明能携带多种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卵、真菌等病原微生物。

蟑螂的强大之处

1、蟑螂几乎什么都吃。如各种食品、垃圾、粪便、死动物、衣服、书籍、皮毛等,在缺少食物的时候,吃同伴的尸体、排泄物,甚至会蚕食同类。生存力极强!

2、蟑螂每小时能跑三英里路。会飞,能爬墙、善钻洞。昼伏夜出,触、嗅觉反应十分灵敏,遇到危险,马上溜之大捷,很难抓到。保护能力强!

3、蟑螂能钻进硬币大小的缝内(约0.5毫米厚),雄性成虫能钻进1.6毫米的缝内。带卵的雌蟑螂需要4.5毫米或两个硬币厚的地方躲藏。藏匿功夫强!

4、蟑螂繁殖非常快,一对蟑螂在一年后可繁殖两万只。雌蟑螂一生一般交配一次,每次交配时间长达2个小时,便可终生繁殖,甚至无性繁殖。 繁殖能力强!

5、蟑螂一生能产4-50多个卵鞘。一个卵鞘能孵化40只左右小蟑螂。蟑螂的卵被厚厚的卵鞘保护着,一般杀虫剂无法渗入,只能在其孵化后再次灭杀。这也是蟑螂久灭不绝的原因之一。自我保护能力强!

6、目前,从苍蝇、蚊子、蟑螂、老鼠对城市人类的危害程度讲,蟑螂无疑是四害之首。它昼伏夜出,看不见、逮不着,繁殖快、危害大,已经成为世界上多数城市的防治难题。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了本市蟑螂的侵害情况。目前,北京45%以上的家庭,86%的医院,98%的宾馆饭店已被蟑螂入侵。侵略性强!

7、通过它到处取食、爬行传播。它食性杂:垃圾、排泄物、食品什么都吃;侵害面广:垃圾、厕所、厨房、餐厅哪都去,橱柜、容器、食品哪都爬。蟑螂全身都是细菌,蟑螂的恶习是边吃、边爬、边排泄,走一路拉一路,把细菌传播的到处都是,蟑螂是传播疾病的主要祸首之一。传播细菌能力强。!

8、经北京疾病控制中心检测,这个位列“新四害”之首的蟑螂携带的细菌数量已经超过了40多种,其中包括鼠疫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和黄曲霉素等能够严重致癌的病菌。 蟑螂还可传播肝炎、肺炎结核病、肠道病、胃炎病症的细菌并造成食物中毒。蟑螂可携带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牛肉绦虫、绕虫、鞭虫等多种的蠕虫卵。它们还可以作为念珠棘虫、短膜壳绦虫、瘤筒线虫等多种线虫的中间寄主。德国小蠊还是人类哮喘和过敏的主要诱发因素,蟑螂是多种传染病的祸首。传播疾病能力强!

9、蟑螂在地球上已生存了3.5亿年。由于地壳变迁,环境恶劣,不少生命绝迹,唯蟑螂生存和适应力却愈来愈强。国外曾有生物学家根据蟑螂的生态习性下了一个定论:如果一旦发生核爆,在影响区域的所有生物都会消失殆尽,只有蟑螂不会灭绝!生存力极强!

10、蟑螂可通过门、墙壁的裂缝,通风孔、电缆、各种管道或通过搬迁家具、家电、包裹、行李、包装箱、食品袋和各种可能传递的物品进入室内,然后会迅速成倍的繁殖、传播。地道战能力的——强!

11、没有食物蟑螂可以存活一个多月,没有水蟑螂能存活近十天。啊,多么坚强的小强!

12、蟑螂的卵能存放两年以上,门缝、墙壁缝都可以产卵!

13、很多蟑螂都是真正的杂食动物,用它们那并不十分特殊的咀嚼式口器吃任何活的或死的植物和动物。比较专业的食客包括来自中国和北美吃木头的隐尾蜚蠊。尽管很多种昆虫都吃木头,但多数吃下去以后不能消化木头里的纤维素。隐尾蜚蠊通过在肠道液囊内保留一定数量的原生动物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极微小的生物体帮助蟑螂消化木质纤维素,并在蟑螂的肠道内留下可供其吸收的养分。作为回报,蟑螂为这些原生动物提供食物和安全的生存环境。隐尾蜚蠊的若虫时期肠道内并没有原生动物,而是靠吃成虫和排泄物来获得它们,因此幼虫需要跟成虫生活在一起。

参看

关于“蜚蠊”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