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髓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第1行: 第1行:
 +
{{头部模板-中药材}}
 +
{{简要信息-药品
 +
|药名=牛髓
 +
|图片=
 +
|药名拼音=Niú Suǐ
 +
|别名=牛、水牛
 +
|英文名=Ox marrow, Water Buffalo marrow
 +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
|毒性=无毒
 +
|药性={{显示-中药药性|温}}
 +
|药味={{显示-中药药味|甘}}
 +
|归经={{显示-中药归经|心|脾|肾}}
 +
|功效作用=[[润肺]],[[补肾]]、填髓。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牛髓]]  
[[牛髓]]  
第36行: 第49行:
[[分类:中医]][[分类:中草药]]
[[分类:中医]][[分类:中草药]]
 +
{{中药材专题模板}}
 +
<seo title="牛髓,牛髓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牛髓_牛髓是什么_牛髓的用法用量_A+医学百科" metak="牛髓,牛髓的功效与作用,中药牛髓,牛髓作用,牛髓功效,牛髓图片" metad="A+医学百科牛髓条目介绍什么是牛髓,牛髓有什么功效和作用,牛髓的分布和形态,如何服用牛髓等。目录“牛髓”在《中药大辞典》“牛髓”在《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牛髓【出处】《本经》【拼音名】Ni..." />

在2012年5月16日 (三) 09:37的最新修订版本

牛髓
Niú Suǐ
别名 牛、水牛
功效作用 润肺补肾、填髓。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英文名 Ox marrow, Water Buffalo marrow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毒性 无毒
归经 心经脾经肾经
药性
药味

牛髓

(《本经》)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

【动物形态】

1.黄牛,体第1.5-2m,体重一般在280kg左右。体格强壮结实,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两个大鼻孔,基间皮肤硬而光滑,无毛,称为鼻镜。眼、耳都较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弯曲无分枝,中空,内有骨质角髓。四肢匀称,4路,均有蹄甲,其后方2趾不着地,称悬蹄。尾较长,尾端具丛毛,毛色大部分为黄色,无杂毛掺混。

2.水牛,体比黄牛肥大,长达2.5m以上。角较长大面扁,上有很多工发纹,颈短,腰腹隆凸。四肢较短,蹄较大。皮厚无汗腺,毛粗而短,体前部较密,后背及胸腹各部较疏。体色大多灰黑色,但亦有黄褐色或白色的。

性味】《别录》:"甘,温,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二经。"

【功用主治】润肺,补肾、填髓。治虚痨羸瘦,精血亏损,泄利消渴,跌扑损伤,手足皴裂。

①《本经》:"补中,填骨髓。"

②《别录》:"主安五脏,平三焦温骨髓,补中,续绝,益气,止泄利,消渴,以酒服之。"

③《韩氏医通》:"骨髓煎油,擦四支之损。"

④《纲目》:"润肺补肾,泽肌,悦面,理折伤,擦损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熬膏。外用:涂擦。

【选方】①补精润肺,壮阳助胃:炼牛髓四两,胡桃肉四两,杏仁泥四两,山药末半斤,炼蜜一斤。同捣成膏,以瓶盛,汤煮一日。每服一匙,空心服之。(《瑞竹堂经验方》)

②治瘦病:黑牛髓和地黄汁,白蜜等分。作煎服。(孟诜)

③治劳损风湿:牛髓、羊脂各二升,白蜜、姜汁、酥各三升。煎三上三下,令成膏。随意以温酒和服之。(《经心录》陆杭膏)

④治手足皱裂:牛髓敷之。(《纲目》)

关于“牛髓”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