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断/副鼻窦及乳突造影正常表现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放射诊断学》 >> 骨及关节系统X线诊断 >> 骨及关节系统正常X线表现 >> 副鼻窦及乳突造影正常表现
放射诊断学

放射诊断学目录

(一)正常副鼻窦

鼻腔周围颅面骨中的含气空腔,共四对、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它们的内壁上皆衬有粘膜,它们各有一定部位,形状及出口。

副鼻窦的X线检查方法有平片、断层摄影及造影检查。其中平片是最基本的方法。

因副鼻窦居于面部及鼻腔左右两侧互相重迭,需采用不同照相位置。目前多采用华氏位(Water),也称为鼻颏位。投照时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颏部置于台面中线,头略仰,使鼻尖距片匣约2cm,听眦线与台面呈37°角。X线中心垂直射于底片上。

正常影像(图2-18):

正常副鼻窦,华氏位(Water)


图2-18 正常副鼻窦,华氏位(Water)

上颌窦 位于鼻腔两侧,为倒置的三角形透光区,左右大致,骨壁清楚,粘膜可不显影或为沿窦壁厚度不超过1mm的软组织影。

额窦位于两眼眶的内上方,左右各一,不一定对称,正常额窦气化程度差异大,气化良好的额窦略呈花瓣状。

筛窦位于鼻腔和两眼眶间的小蜂窝状影,为筛窦前群。筛窦后群在此位置中位于眼眶内下方并与鼻腔侧壁重迭,不易观察。

蝶窦 因与上、下颌骨重迭而不易观察,常用颏顶位检查。

(二)乳突侧位摄片法及其正常表现

乳突(Mastoid)是颞骨的一部分,和中耳之间有鼓窦相通。鼓窦在中耳的后上方,大小约1cm左右的腔隙。乳突位于鼓窦之后,为一些有规律的蜂窝样气房。它们的内面都衬有一层粘膜。

乳突体积小,结构比较复杂,与周围多种结构重迭,故需多个检查位置。常用的乳突侧位像之一为劳氏位,即双15o位。摄片时使患侧贴X线片匣,X线中心线向面及向足各倾斜15o,并经健侧外耳道后及上方各6cm处射向片匣中心。

正常影像(图2-19)

1.岩骨呈三角形密影,中间稍偏前可见内、外耳道重迭所致的双环影。

2.颞颌关节位于外耳道之前。

3.鼓窦位于外耳道后上方约1cm。

4.岩骨后缘有乙状窦压迹形成从后向前下行的带状淡影。

5.岩骨上缘密影包括鼓室(即中耳)盖。

6.乳突气房发达者为气化型,气化差如颅骨板障者为板障型,介于两者之间者为混合型。

乳突,劳氏位


图2-19 乳突,劳氏位

1.外耳道 2.内耳道 3.鼓 窦 4.乳突气房 5.乙状窦压迹

6.耳 廓 7.鼓室盖 8.颞颌关节 9.后颅凹底

32 脊髓造影的正常表现 | 骨及关节系统基本病变X线表现 32
关于“放射诊断/副鼻窦及乳突造影正常表现”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