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

(重定向自布菌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布氏杆菌属(Bruc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引起母畜传染性流产。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布氏杆菌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现已基本控制。布氏杆菌也是帝国主义者列为失能性生物战剂之一。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型。中国流行的主要是羊(Br.melitensis)、牛(Br.Bovis)、猪(Br.suis)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

目录

病理

布氏杆菌感染

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大量布氏杆菌,特别有传染力。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长达三个月以上。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合膜等途径,皆可遭受感染。发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

该菌自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或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进入淋巴结,有时可在其中存活并生长繁殖形成感染灶,约2~3周后可进入血液循环产生菌血症。继之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内生长形成新的感染病灶,并可多次反复冲破细胞进入血循中,则再一次引起菌血症和临床急性症状,表现为平均2~3周的发烧期,每间隔约3天至两周,发烧又反复,产生波浪状的热型,故称为波浪热

同时,布氏杆菌含有内毒素及菌体本身皆可引起人体的过敏,出现各种的变态反应性病变。骨关节病变,多发生在半年左右,少数病例更早些。布氏杆菌骨髓炎血源性布氏杆菌感染在骨关节的局部表现。任何骨均可受累,但以脊椎炎最为多见。关节的病变常侵犯大关节,以髋关节炎最为常见。  

变化

布氏杆菌

布氏杆菌病急性期的病理变化为多脏器的炎性变化及弥漫性的增生现象。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感染性肉芽肿组织的增生。该肉芽肿可位于椎体内或邻近椎间盘软骨下椎体骨质内。病变可继续扩大,侵及周围骨质,软骨板及椎间盘。最常见受累的是腰椎。感染性肉芽肿显微镜下可见上皮样细胞和类似langhan巨细胞,周围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肉芽肿直径约1MM。有少数发生坯煞费苦心及干酪样病变,偶见死骨。广泛的新骨形成是一特殊的表现。因椎间盘破坏,椎体间常呈骨性的融合。据统计约30%~40%病人有骨关节的病变。主要表现为关节炎骨膜炎,骨髓炎,脊柱炎脊柱肩关节肩锁关节骶髂关节最容易受侵犯。  

感染表现

布氏杆菌

大多数病人有急性感染表现。主要为波浪状发烧为其特点,发烧约2~3周,继之1~2周无烧期,以后再发烧。常伴多汗头痛乏力,游走性关节痛(主要为大关节)。有时全身症状消退后,才出现局部症状。腰椎受累后,出现持续性腰背痛,伴肌肉痉挛,活动受限后,影响行走。常可产生坐骨神经痛。局部有压痛叩痛,少数病人于髂窝处可扪及脓肿包块;也可产生硬膜外脓肿压迫脊髓神经根,出现感觉、运动障碍截瘫。同时可伴有肝、脾肿大,区域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慢性病人可伴有其它多处的关节病变。但大多数发生在腰椎,少数发生在胸椎,胸腰段,骶椎或骶髂关节者。男性病人可有睾丸肿大,睾丸炎症表现。本病有“自愈”趋势,但历时较长。未接受治疗者复发率约占6%~10%。  

治疗预防

布氏杆菌

主要为抗菌药物治疗及对症疗法。急性期最有效药物为四环素,0.25~0.5g/次,每天四次。连服4周为一个疗程。停一周后可依病情再用药1~2个疗程。必要时可以加用链霉素。TMP-SMZ也可选用,对于关节症状顽固,变态反应强的较重症例可以考虑特异性菌苗疗法。关节有积液时,可抽出液体,内注链霉素0.2g;对有脊柱炎病例可加用脱敏疗法。此外应卧床休息,或用石膏床或支具固定,有利于肌肉的痉挛缓解,减轻疼痛。若因脓肿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出现感觉,运动障碍或截瘫者,应及时进行探查术,根据病变行脓肿切开引流及病灶的清除术,脊髓的减压术,椎板减压成形术,脊椎融合术等。关节病变疼痛者可行适当外固定,以利减轻症状及维持功能位,加强未受累的关节功能的锻炼。骨病变有“自愈”趋势,但需时较长,经上述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羊布氏杆菌病的治疗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本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  

病原

布氏杆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分类上为布氏杆菌属。本属细菌为非抗酸性,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呈球杆状。组织涂片渗出液中常集结成团,且可见于细胞内,培养物中多单个排列。布氏杆菌属有6个种,即牛种、羊种、猪种、绵羊种、犬种和沙林鼠种,前5种感染家畜。布氏杆菌在土壤、水中和皮毛上能存活几个月,一般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  

诊断要点

由于发生流产的病因很多,而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无明显的特征,同时隐性感染较多,因此,确诊要依靠实验诊断?  

流行特点

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后对本病极为易感。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配种感染,羊群一旦感染此病,主要表现是孕羊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多数病羊流产1次。  

临床症状

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羊发生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但不是必有的症状。流产多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有时患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少部分病羊发生角膜炎支气管炎。  

病理变化

剖检常见的病变是胎衣部分或全部呈黄色胶样浸润,其中有部分覆有纤维蛋白和脓液,胎衣增厚并有出血点。流产胎儿主要为败血症病变,浆膜黏膜有出血点与出血斑,皮下和肌肉间发生浆液性浸润,脾脏和淋巴结肿大,肝脏中出现坏死灶。公羊得病时,可发生化脓性坏死性睾丸炎和附睾炎,睾丸肿大,后期睾丸萎缩。  

实验诊断

主要根据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和变态反应检查情况做出诊断。  

病原学检查

布氏杆菌

抹片检查取胎盘绒毛叶组织、流产胎儿胃液或阴道分泌物作抹片,用改良的齐尔一尼尔森石炭酸复红原液(碱性复红1克,溶于10毫升纯乙醇中,加入90毫升的石炭酸水溶液,混匀即成)的1:10稀释液染色10分钟,用0.5%醋酸溶液脱色20秒,冲洗后,用1%美蓝复染20秒,镜检。布氏杆菌染成红色,背景为蓝色。布氏杆菌大部分在细胞内,集结成团,少数在细胞外。衣原体和胎儿弧菌也引起流产,在抹片中也染成红色,但形态与布氏杆菌不同,可资区别。

离培养鉴定是诊断布氏杆菌病最可靠的方法,只要从病羊体内或排出物中发现病原体即可确诊。但由于患病动物身体状态、感染时期和发病过程等原因,往往不易检查出病原。因此,在进行分离培养时,应选择适宜时机(如产后),采取适宜病料(如胎儿和产后排出物及病羊的网状内皮细胞等),用适宜培养基分离培养才能成功。一般是将被检材料接种于两个同样的选择培养基(每100毫升基础培养基,如血清葡萄糖琼脂、血清马铃薯浸液琼脂、胰酶消化蛋白胨琼脂、血清马丁汤琼脂中加入抑菌药物放线菌酮10毫克,杆菌肽25单位,多粘菌素(B6单位)平板,一个置10%二氧化碳(CO2)环境37℃培养,一个置普通温箱37℃培养,逐日观察,通常在3-10天可出现生长,然后移植于血清葡萄糖琼脂纯化。如符合下述全部条件,可认为是布氏杆菌属的细菌:细小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无芽胞、荚膜和鞭毛,不运动,需氧,接触酶阳性,糖发酵,甲基红试验(MR),维培试验(VP),吲哚柠檬酸盐利用等反应均为阴性,光滑型菌落能与布氏杆菌阳性血清凝集,粗糙型菌落能与布氏杆菌R血清凝集。  

防治措施

本病无治疗价值,一般不予治疗。发病后的防治措施是:用试管凝集或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羊群检疫,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假定健康羊接触。必须对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凝集反应阴性羊用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苗或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生物学性状

本菌属初次分离培养时多呈小球杆状,毒力菌株有菲薄的微荚膜,经传代培养渐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

本菌为严格需氧菌。牛布氏杆菌在初次分离时,需在5~10%CO2环境中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的pH6.6~7.1,营养要求高,生长时需硫胺素,烟草酸和生物素泛酸钙等,实验室常用肝浸液培养基或改良厚氏培养基。此菌生缓慢,培养48小时后才出现透明的小菌落,鸡胚培养也能生长。

在自然界中抵抗力较强,在病畜的脏器和分泌物中,一般能存活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能生存2个月。对低温的抵抗力也强,对热和消毒剂抵抗力弱。对链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等均敏感。

布氏杆菌具有二种抗原成份:A(牛布氏杆菌主要抗原成份)和M(羊布氏杆菌主要抗原成份)。二种抗原在各种菌中含量不同,牛布氏杆菌(Am)含a 抗原多,含M抗原少。羊布氏杆菌(aM)含M抗原多,而含A抗原少。可利用凝集吸收试验制备出单因子血清~~单价A或M血清,供菌种鉴定之用。  

致病性免疫性

本菌侵入人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由于本菌具有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消毁,并能在该细胞内增殖。经淋巴管局部淋巴结,待繁殖到一定数量后,突破淋巴结屏障而进入血流,反复出现菌血症。由于内毒素的作用,病人出现发热无力等中毒症状,以后本菌随血液侵入脾、肝、骨髓等细胞内寄生,血流中细菌逐步消失,体温也逐渐消退。细菌在细胞内繁殖至一定程度时,再次进入血流又出现菌血症,体温再次上升,反复呈波浪热型。本菌多为细胞内寄生,治疗难于彻底,易转为慢性及反复发作,在全身各处引起迁徒性病变。

病后可生产免疫力,在不同菌种和生物型之间有交叉免疫。布氏杆菌多为细胞内寄生,抗体不易直接发挥作用,故一般诊断细胞免疫较重要。  

微生物学检验

本菌传染性大,要注意防止实验室污染。

(一)分离培养

急性期采集血液,慢性期采取骨髓,接种于双相肝浸液培养基(一半斜面,一半液体)置37℃10%CO2环境中培养,每隔2天检查一次,如无细菌生长则摇荡培养基,使液体浸过斜面上,有细菌生长,可依鉴定项目确定是否为布氏杆菌。经一月培养无细菌生长,可报告阴性。

(二)血清学检查

通常作凝集试验,判定凝集效价1:50可疑,1:100以上为阳性。效价增高4倍以上时,更有诊断价值。  

特异性防治

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在于控制和消灭畜间布氏杆菌病的流行。对经常接触牲畜或有关人群用冻干减毒活苗作皮上划痕接种。急性病人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一般认为四环素与链霉素或磺胺联合治疗效果较好,需彻底治疗,防止转为慢性。

参看

关于“布氏杆菌”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