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

(重定向自针刺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针法(acupuncture manipulation),针刺的原则和方法,包括针刺手法和针刺疗法两方面。所谓针刺手法是指在针刺过程中,进针后至出针前对针具和所刺腧穴施行的操作方法。主要由医生两手操作,故称手法。针刺手法可促使针感的获得,并维持和加强针感,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补虚泻实等作用。针刺手法可分为基本手法、辅助手法补泻手法三类。所谓针刺疗法是指用各种不同的针具并施以针刺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或病变部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以针刺为主的治疗手段,包括古代就有的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火针挑刺芒针,现代发展起来的耳针、头针、腕踝针、鼻针、足针、面针以及使用现代针灸器械的电针、水针、穴位埋线、激光针等。

目录

基本手法

进针后为了获得针感必须施行的针刺手法,习惯称之为行针。 行针技术就是针刺的基本手法。也是各种针刺补泻手法的基础。主要有捻转法和提插法两种。①捻转法:针尖进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和食指夹持针柄,将针来回旋转捻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捻转幅度和速度相等,均匀用力,反复进行。捻转的幅度和频率可根据治疗要求来决定。这种行针手法称之为捻转法。一般捻转幅度大、频率高、刺激量大,适于实证、急性病;捻转幅度小、频率低、刺激量小,适于虚证慢性病。捻转的幅度一般掌握在180°~360°左右。②提插法:针尖进入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和食指夹持针柄,将针上提和下插的连续动作。

针由腧穴浅层向下深入,称为插针;由腧穴深层向上浅出,称为提针。这种纵向的行针手法,称之为提插法。插针和提针的幅度、速度相等,均匀用力,反复交替。提插的幅度和频率也可根据治疗要求来决定,但不宜过大或过快。一般情况之下,提插手法在得气点左右进行,在复合手法中则可以离开第一次的得气点,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提插。

在临床上,捻转法和提插法可结合应用。

补泻手法

这是针刺时最常用的方法,一般分为迎随补泻徐疾补泻提插补泻捻转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6种(见补泻)。

辅助手法

在基本手法和补泻手法的实施过程中,为了获得、保持与加强针感,对针柄、针体和腧穴所在经脉进行的辅助动作。可分为以下3类:①对腧穴所在经脉施行的辅助手法主要有循法摄法。循法,进针后用手指沿经脉路线上下轻轻推按。

摄法,进针后用手指沿经脉路线分段按压。其目的在于促使和加强针刺感应。习惯上,在进针前用左手按压腧穴以助右手进针的指切法,以及出针后按压腧穴以防出血扪法,也归属于此。②对毫针施行的辅助手法主要有弹法刮法摇法搓法飞法捣法等。弹法,用手指轻轻弹动针柄及其末端(针尾),使其微微震颤。

刮法,用拇指抵住针尾,然后以食指指甲由下而上轻刮针柄。

其目的在于促使和加强针感循经感传。摇法,直立或卧倒针体后,轻轻摇动针体的动作。搓法,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似搓线状。飞法,将针先作较大幅度的捻转,然后松手,拇、食指张开,一捻一放,反复多次,似飞鸟展翅状。捣法,又称雀啄法,针刺到一定深度得气后,将针尖在原位作很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提插,如鸟啄食状。其目的也在于维持和加强针感,使针感循经传导。此外,搓法还可配合烧山火手法,诱导温热针感;飞法则又为赤凤迎源手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复合手法

是针对复杂病情的多方面表现,将多种针刺手法结合起来使用以适应病症,提高治疗效果的一种综合手法。常用的有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

烧山火的方法是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作浅、中、深3层。在针刺得气后,将针提至浅层,先在浅层施行补法3~9次,然后将针插入中层行补法3~9次,再插入深层行补法3~9次,最后将针退至浅层,称之为一度。如此反复施术数度,使针下产生温热感或者病人身体出现发热感为止。适用于虚寒病证。

透天凉的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针插至深层,在深层施行泻法6~8次,然后将针提至中层行泻法6~8次,再将针提至浅层行泻法6~8次,最后将针插至深层,称之为一度。如此反复施术数次,使针下出现凉感或者病人身体出现凉感为度。适用于温热病证。

阳中隐阴为先补后泻法,具体方法是将穴位分成深浅两层,先在浅层行补法——紧按慢提九数,再进入深层行泻法——紧提慢按六数。

阴中隐阳法为先泻后补法,具体方法是将穴位分成两层,先在深层行泻法——紧提慢按六数,再退至浅层行补法——紧按慢提九数。阳中隐阴法和阴中隐阳法主要由徐疾法、提插法,有时亦可加入捻转法组合而成,均属补泻兼施法,适用于虚实夹杂证

青龙摆尾的方法是斜向浅刺,或先深后浅,针尖刺向病所,然后将针柄缓缓摆动,好像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样,可推动经气的运行。

白虎摇头的方法是将针捻入,并用中指拨动针体,使其左右摆动,再予上提,同时进行摇振,有如用手摇铃一般,可以推动经气。

苍龟探穴的方法是将针刺入穴位后,先退至浅层,然后更换针尖方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逐渐加深,如乌龟入土四方钻剔,有通行经气的作用。

赤凤迎源的方法是先将针刺入深层,得气后再上提至浅层,候针自摇,再插入中层,然后提插捻转,结合一捻一放,形如赤凤展翅飞旋,有通行经气的作用。

针刺疗法

三棱针主要用于刺血,多用于瘀血症、实热证等。皮肤针过去通称梅花针七星针等,多用于敲打皮肤对疾病进行治疗。火针是用火将针尖烧红,然后迅速刺入穴位以治病的方法,可用于痹证。挑刺是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用特制针具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民间有称为“挑羊毛疹”的,临床多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慢性咽炎神经衰弱失眠胃脘痛腰肌劳损脑血栓而引起的偏瘫颈椎综合征坐骨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痔疮慢性肠炎等多种疾病。芒针是一种特制的长针,一般用较细而富有弹性的不锈钢制成,因形状细长如麦芒而得名,是由古代“九针”中的长针发展而来,常用芒针的长度为5~8寸,也有一尺以上者。此法有疏通经络,调节人体脏腑功能的作用。芒针刺鸠尾巨阙穴位,可以调节上焦功能,治疗头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针刺上、中、下脘,可以调节中焦的功能,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针刺水分、阴交,可以治疗下肢水肿脚气病等。

耳针是用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见耳穴)。头针也称头皮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见头皮针疗法)。腕踝针是在腕部或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一般以人体前后正中线为标线,将身体两侧面由前向后划为六个纵行区,主要治疗与纵行区靠近的脏腑和筋膜的疾病。如1区在前正中线两侧,能治疗前额痛、目赤痛、咽喉肿痛、胃脘痛、痛经带下遗精等。

电针是用电针器输入脉冲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体经络穴位而治疗疾病的方法(见电针疗法)。水针又称“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一般使用西医注射器,将药物抽入针管后,将穴位常规消毒,然后将针尖刺入穴位,病人有气感后回抽无血时,即可将药水注入穴位内,一般每穴注入0.5毫升即可。一般慢性病需用轻刺激,故要将药慢慢推入。急性病用强刺激,可将药水迅速推入。若需注入较多药水时,可将注射针由深部逐渐提出到浅层,边退边推药水,或将针尖更换几个方向注射药水。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埋入穴位,利用羊肠线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治疗疾病的方法,多用于哮喘胃痛腹泻遗尿面痛面瘫癫痫腰腿痛痿证等顽固性、慢性疾病。激光针是用激光针灸仪对穴位进行刺激的治疗方法。它主要是对穴位进行激光照射,可以透入穴位内,既有针刺的效应,又有灸热的作用,在治疗范围上与毫针基本一样。

针法相关条目

关于“针法”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