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A+医学百科 >> 肿瘤 >>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行经皮穿刺后血液通过动脉壁裂口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并形成一个或多个腔隙(瘤腔),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载瘤动脉与瘤腔之间的通道(瘤颈部)流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流回流到动脉内的一种病理现象。发生涉及介入操作的各个环节、术前术后用药及患者自身血管解剖与功能状况。一般发生在术后24~48 h,患者自觉穿刺部位疼痛,穿刺部位出现进行性增大的肿块、搏动感、震颤以及血管杂音。可出现血管破裂、压迫周围神经、血栓栓塞、皮下组织坏死等不良后果。
目录 |
病因
1.术后制动不佳。某些高龄或有腰部疾患的患者难以忍受术后长时间下肢制动而过早屈腿,导致压迫止血时形成的血栓脱落或加压包扎处纱布移位,动脉穿刺处再次出血。
2.腹压增加。频繁而剧烈的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均可导致动脉穿刺处再次出血。
3.性别与年龄。女性由于股内收肌群不如男性发达,高龄患者肌肉相对萎缩,推测同样条件下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女性可能高于男性。高龄患者可能高于青壮年 。
4.压迫止血不佳。拔除动脉鞘管后止血时间过短或过于频繁松手观察止血效果,或者绷带加压包扎过松,位置不正确,导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5.围术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可能出现血管破裂、血栓栓塞、压迫周围神经组织、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和显著失血等不良后果 。
预防
1.正确使用抗凝剂
术前应正确使用抗凝剂治疗,并应查明患者凝血功能及血细胞计数。术后每小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周围有无血肿、皮下瘀斑,定期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
2.积极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增高是PCI术后出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危险因素,血压波动过大或收缩压明显增高均可造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3.规范穿刺技术
介入手术过程操作人员由于穿刺点过高或过低,或刺破动脉后壁,或误入股浅动脉均可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增加。
4.正确压迫
①介入术后压迫处理:介入术后拔出鞘管后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压迫股动脉穿刺处,一般在皮肤穿刺点的正上方1.5~2 cm处,至少压迫20 min~30min。如无出血,则在穿刺点上放置纱布并加压包扎,并用砂袋压迫4~6 h。指导患者取平卧位6~24 h,保持大腿伸直 ,每隔1~2 h观察术区有无出血、血肿、皮肤颜色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绷带有无移位、松懈;并嘱患者在术后2 h内勿用力抬头、咳嗽以免增加腹压而引起出血。压迫期间应向患者说明正确压迫的重要性,并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女性患者或老年男性排尿困难者术后给予导尿,以免因放置便盆,肢体用力等因素导致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夜间可用绷带束缚患者术侧下肢(绷带绑在床尾),避免因熟睡中不慎活动术侧肢体而致绷带移位。解除弹力绷带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但不要走动太多 。
②超声引导术后压迫处理:发生假性动脉瘤后应立即给予超声引导下用弹力绷带持续加压包扎卧床休息24~72 h。并保持绷带松紧度适中,以能扪及远端动脉搏动为标准。同时密切观察假性动脉瘤的大小(可用龙胆紫标识)、硬度、局部皮肤及颜色变化、有无搏动感、有无血管杂音等,以及观察患肢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情况,患肢皮肤的色、温、觉的变化及测量两大腿的周径,并协助患者复查超声多普勒,观察治疗效果。
5.避免腹压增加
①术前充分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因剧烈或频繁的咳嗽可造成腹压上升,可能造成穿刺部位出血或加压包扎移位。若患者有慢支病史,一定注意充分止咳,且咳嗽时应用手按住沙袋或加压包扎部位。
②保持大便通畅:患者可因大便干燥,排便用力而导致腹压增高出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对于便秘患者术前服用通便药物,加压包扎及拆除加压包扎后的便秘者应灌肠,以免患者用力导致腹压升高。
治疗
1.一旦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后,可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或超声指导下压迫修复。在超声探头指引下压迫假腔与股动脉相通处,使血流及频谱信号消失,一般压迫10 min后轻轻松开并观察,若动脉瘤破口处血流或频谱信号仍然存在,再次压迫至破口闭合,然后用弹力绷带持续加压并卧床休息24 h以上。2~3 d后超声复查,血管腔及血流频谱信号消失为有效。 失败的患者可用选择超声指导下局部注射凝血酶,通常瘤体直径<3.5cm 或瘤体体积<6cm 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可形成自发性血栓。
2.压迫无效需行外科手术修补。
|
关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