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白喉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咽白喉,病证名。白喉假膜位于咽部者,初起常在一侧扁桃体,继而迅速扩展到咽峡部和悬壅垂。常兼见发热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和轻度咽痛等症。治法详白喉条。

目录

疾病名称

咽白喉  

疾病分类

耳鼻喉科  

疾病概述

咽白喉为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播较快,患者多是1-7岁儿童。本病以咽部粘膜形成灰白色假膜及白喉外毒素所致的全身毒血症为主要特征。轻型者发病较缓,全身不适体温38℃左右,轻度咽痛。重者发病较急,咽痛剧烈,可有高热、烦躁、呼吸急促发绀循环衰竭等症。咽部检查见扁桃体肿大,表面覆有灰白色假膜,范围超出扁桃体之外,假膜多较厚,不易剥离,若强行剥离,遗留出血创血。严重者假膜迅速扩大,常波及悬雍垂软腭、咽后壁、颊粘膜、舌、唇或整个口腔,并可蔓及鼻、喉、气管中耳及眼等处。  

疾病描述

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其次为间接传染,即通过使用染菌的手巾、食具、玩具、书报等。白喉常见于秋冬和春季期间,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以2-5岁发病率最高,我国自解放以来重视预防接种工作,故目前已很少见。  

症状体征

为白喉中最常见者,按症状轻重,可分2种类型。

(1)局限型:全身症状可能有发热乏力、不适等。局部症状较轻,有轻度咽痛,一侧或双侧扁桃体上出现灰白色假膜假膜可能超越腭弓,覆盖软腭、悬雍垂或咽后壁,假膜不易擦去,强行分离,侧留下出血伤面,假膜细菌涂片检查或培养,均可查得白喉杆菌。

(2)中毒型:起病较急,假膜迅速扩展,并较快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如合并链球菌感人,常有高热、局部扁桃体、悬雍垂、软腭等组织重度肿胀颈淋巴结肿大,甚至使颈部增粗如“牛颈”。  

疾病病因

白喉杆菌传染  

病理生理

白喉杆菌传染后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可分局部与全身两种。

1、局部病变 白喉杆菌侵入人体组织后产生一种外酶素,损害粘膜上皮细胞,发生坏死,纤维素及白细胞渗出,纤维素凝固后,形成一层假膜,白喉杆菌在假膜下繁殖滋长,产生更多外霉素,所致病损扩大,假膜向四周蔓延,喉部假膜附着较松,有时可咳出。

2、全身病变 白喉外毒素进入血液出现全身重度现象,可引起重度性心肌炎肾炎周围神经炎脑神经损害。  

诊断检查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细菌学检查,诊断多无困难,但一次检查阴性并不能排除本病,并重复多次,必要时可行锡克试验毒力试验,以求早期确诊,如临床表现疑似白喉,也不一定等待化验证实,可先行治疗。  

治疗方案

1、患儿应严格隔离,注意口腔及鼻部护理。

2、注射白喉抗毒素青霉素抗毒素的剂量应根据病情轻重和假膜范围而定,一般可用2万—4万单位,重者6万—10万单位,必要时可重复注射一次,青霉素有消灭白喉杆菌和防止继发感染的效果,宜及早足量使用。

3、有呼吸困难喉阻塞症状者,应及时施行气管切开术

4、密切注意心脏情况,如有心肌损害,患儿应卧床休息3-6周,并请儿科医师协同处理。

5、对白喉杆菌带菌者,应先予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如细菌培养持续阳性,可考虑切除扁桃体。  

疾病预防

无特殊  

用药安全

本疾病患者多是1-7岁儿童。

1、禁鱼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宜进高热量、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并多食米汤、青菜、2、豆腐等清淡、容易消化者。

3、对患者的住处、衣服、用具,均须严格消毒

4、患者发热时,要绝对休息。

5、保持大便通畅。

6、病室空气要保持新鲜,但不能直接吹风。

预防

1、3~5月龄婴儿,每月接受百、白、破三联疫苗一针,共3针为初免。1岁半至2岁时再加强1针。7岁和15岁时各接种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一次,以加强对白喉的免疫持久性,保护大儿童和成年人不患白喉。必要时成人也应加强免疫

2、白喉患者应及时隔离和积极治疗,隔离至全身和局部症状消失、鼻咽或其他病灶的培养连续二次阴性为止,解除隔离不宜早于治疗后7天。病人的分泌物和用具须严格消毒,呼吸道的分泌物用双倍量的5%煤酚皂(来苏)或石炭酸处理1小时,污染的衣服和用具煮沸15分钟,不能煮沸者用5%煤酚皂或石炭酸浸泡1小时,病人离开后室内应以上述消毒液喷雾消毒,然后打扫。

3、集体儿童和成人机构内的接触者应留察7天,并作鼻咽拭子培养和白喉杆菌毒素试验。成年人密切接触者也应作这些检查。

参看

关于“咽白喉”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