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型黑矇性痴呆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经典型的黑矇性痴呆在出生时多正常,在生后3~6个月出现症状。由于氨基己糖酶(hexosaminidase)或神经鞘脂类活性因子蛋白(sphingolipid activator protein)缺乏,而使 GM2神经节苷脂和有联系的鞘糖脂沉积,使脑发生退行性变。婴儿型黑矇性痴呆也称为Bielschowsky综合征、Bielschowsky-Jansky综合征、Bernheimer-Seitelberger综合征、晚发性婴儿黑矇性家族性痴呆(amaurotic familial infantile idiocy)、晚期婴儿型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GM2神经节苷脂病Ⅲ型(GM2 gangliosidosis)、幼年性神经节苷脂病 (juvenile GM2 gangliosidosis)等。

目录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可能系一种溶酶体病。酶的缺陷尚不明了,可能与脂肪酸的过氧化酶缺乏有关。脑组织神经元的溶酶体内有沉积物,认为是蜡样质和脂褐质的蓄积。

溶酶体病:溶酶体存在于人体各种细胞胞浆内,是细胞的消化器官,含有50多种酸性水解酶,可特异性地分解糖蛋白脂蛋白多糖、黏多糖、黏脂、核酸基质。溶酶体病指溶酶体内某种酶先天性缺陷,致使其底物不能被分解,在细胞内大量贮积,导致细胞功能受到损害,出现特异的临床表现。根据细胞内所贮积的基质不同,溶酶体病可分为神经鞘脂病、黏多糖病、黏脂病及糖蛋白病等。溶酶体病的主要特点为发病率不高,多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发病较缓慢。除有神经系统症状外,常有肝脾肿大及骨关节受累。目前可通过羊水细胞酶分析进行宫内诊断

(二)发病机制

本症可分为3型。

1、Tay-Sachs病(Ⅰ型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此即为早已熟知的婴儿黑矇性家族性痴呆(infantileamauroticfamilialidiocy)。

本病是最早被发现的神经节苷脂累积病,已知是由于降解神经节苷脂GM2型的水解酶氨基己糖苷酶(hexaminidase,HEX)活力完全或部分缺乏,以致GM2不能降解而在体内(脑、眼、肝、脾和骨髓)中累积。按近年来的分类法,缺乏HEX-A型的可出现经典的Tay-Sachs病,而如果HEX的A、B两型全缺乏的另称为Sandhoff病。

发病机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含有多种复杂的脂质,其中包括有几十种神经节苷脂(复合糖脂)。它们的化学结构以神经酰胺(ceramide)为主体,分别几个分子己糖(半乳糖葡萄糖)和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acid,NANA)所缀合的大分子物质。由于在其中所含NANA的数量不同,而分别命名为GM(单个NANA)、GD(二分子)、GT(三分子)、GQ(四分子)等。本病病人脑细胞内所累积的物质是含单一分子NANA和三个己糖残基的GM2,是从四己糖苷脂GM1通过β-半乳糖苷酶降解而来,并可由HEX进一步降解为GM3。

本病多见于东欧犹太人,但在诊断时不能除外非犹太人及非白人儿童患病。

诊断依赖于氨基己糖同工酶A的测定。本症无特殊治疗,一般在3~4岁死亡。

2、Sandhoff病(Ⅱ型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该症病人缺乏氨基己糖酶A和B,这不仅使GM2神经节苷脂在脑中沉积,而且其他β-氨基己糖最终产物糖脂、糖蛋白及低聚糖(oligosaccharide)也在脑与内脏中沉积。临床表现类似Tay-Sachs病,但有内脏受累。GM2神经节苷脂在脑中的含量增加100~200倍,肝、肾、脾、红细胞糖苷脂大量增加,在红细胞中主要是鞘糖脂。

3、少年型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Ⅲ型)为氨基己糖酶A部分缺乏所致,发病较Tay-Sachs病及Sandhoff病晚。共济失调和进行性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始于2~6岁。语言丧失、进行性强直状态,手和四肢呈徐动姿势,并有细小痉挛发生,并未发现器官增大、骨骼畸形及空泡细胞,在晚期可失明。患儿多在5~15岁死亡。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的症状

1、临床表现婴儿型黑矇性痴呆在病发上并没有性别差异,男性女性皆可患病,起病于1~4岁,突然出现严重惊厥。常呈肌阵挛性或无动作发作。运动和智力发育落后、视力减退肌张力减低共济失调视网膜萎缩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而渐致全盲。患儿之肌阵挛发作用抗惊厥药物往往无效。常有脑小畸形。出现手足徐动、瘫痪、握持反射和颈肢反射已属晚期。

握持反射:安静觉醒的正常新生儿很容易引起握持反射,可将你的双食指小指分别自新生儿两手的尺侧缘伸进手心,轻压其手掌,他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引起抓握反射反射亢进则提示双侧大脑疾病新生儿期消失或减弱则提示该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呈抑制状态。正常情况下两个月消失。一些学者认为握持反射代表着一种进化的适应,新生儿有这种能力是在设法“保护”自己。

颈肢反射:新生儿仰卧位,将其头向一侧(如右侧)转时,可见到与脸转向的同侧的上下肢伸直,对侧(左侧)上下肢呈屈曲状,平时看到婴儿的睡姿也是这种状态,此反射大约在六个月时消失。

2、临床分期:Morell和Torrss(1960)将本病按临床经过分为4期,并对各期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所见进行了探讨。

第Ⅰ期:生后6~10个月,全身肌张力减低,光反射存在并有追视现象。对声音比较敏感。脑电图示波率不定的不规则波形及高波幅慢波爆发。有时可见局灶性棘波。

瞳孔光反射:是指受到光线刺激后引起瞳孔缩小的反射。分为直接光反射间接光反射。其传导径路为:光线一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视束一中脑顶盖前区一两侧EW核一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一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传导径路上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瞳孔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由于司瞳孔光反射的纤维不进入外侧膝状体,所以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觉中枢损害引起的中枢性失明光反射不消失。

追视现象:刚出生时,宝宝的视觉功能还很不成熟,不会注视,仅仅是遇到强光刺激会有闭眼、皱眉的反应。1-2个月大时,他的眼睛可以追视90度范围内的移动物体,不过,这个物体需要离他很近(大约20cm左右),而且具有明亮的颜色足够抓住他的注意。3个月左右,宝宝就差不多能像成人一样开始有意识地看东西了,这时他的两眼可追随180度范围内移动的物体。

第Ⅱ期:1~1、5岁,肌张力开始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紧张性颈反射。有时伴全身强直抽搐。脑电图以1~2Hz的高波幅慢波为主,有时频繁出现两侧性棘慢波综合,酷似高度失律。

第Ⅲ期:1岁4个月~2岁,经常出现肌阵挛发作,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视力明显减退乃至失明。脑电图示波幅降低,爆发局灶性癫痫波。无觉醒反应。

觉醒反应:脑电图的类型(pattern)随意识状态而变化,不同精神状态对应于各特有的图形。人闭目处于精神安静时的脑电波约为10赫芝的α波,睁眼心算时,α波消失,成为约30赫芝、小振幅的快波。脑电波的这种趋向快波型的变化称为觉醒反应。脑电波显示觉醒反应,表明大脑皮层处于兴奋水平的提高状态,譬如,给动物以各种感觉刺激,或电刺激,其上行性网状结构激活系起始部的脑干网状结构,则慢波多的脑电波便都向快波型变化。在脑电波对这些刺激显示觉醒反应时,动物表现出对刺激发生意识状态提高的反应行为。

第Ⅳ期:2岁以后,完全失明,经常出现全身性抽搐。脑电图示低波幅活动,但癫痫波逐渐消失。

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确诊。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的诊断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的检查化验

1、脑电图改变:有阵发性2、5~4c/s慢波和非典型棘慢波。

2、视网膜电流图:视网膜电流图异常可作诊断参考。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患儿末梢血淋巴细胞有空泡。多核白细胞有嗜苯胺蓝性颗粒增多。脑脊液蛋白有轻度增加,不超过80mg/L,皮肤肌肉直肠黏膜活检可用组织化学方法和电镜检查沉积物。也可收集尿沉淀物作电镜检查诊断本病,更为简便。

Tay-Sachs病(Ⅰ型GM2神经节苷脂沉积症)此即为早已熟知的婴儿黑矇性家族性痴呆的检查:在出现临床症状以前,脑电图检查多属正常范围。出现症状后可逐渐出现阵发性高频慢波的爆发,或伴有多相棘波和高幅失律状态等形式。晚期可见多数低幅的慢波活动。心电图有1/3的患儿出现心律失常等异常。病人血清和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转氨酶等活力可比正常值增高。血中唾液酸球蛋白复合体也较正常儿童含量增多。但以上的各项检查都没有特异性。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的鉴别诊断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与GML神经节苷脂沉积症鉴别。

GML神经节苷脂沉积症自婴儿期发病,是一种进行性脑变性疾病及黏多糖病样外形为其特征的疾病。

GML神经节苷脂沉积症患儿在出生时多正常,在生后3~6个月出现症状。初期小儿对声音、光线或触摸刺激的反应有些过敏,以后则逐渐变得易激惹,或出现跳跃样肌阵挛。再后则全身肌张力下降,头部下垂,头、颈和躯干的关系失调。此后的3~4个月中进展迅速,肌阵挛愈加频繁,有时出现惊厥。肌张力初期低下,后期逐渐变为增高,并可出现角弓反张状态。大约在半岁以后眼底可能见到黄斑部的樱红斑点,具有协助诊断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出现视盘苍白或网膜色素变性,以致婴儿视力逐步减退而达黑矇。但瞳孔对光反应在早期仍保留,到晚期才受损。随着时间的推移,惊厥的频度和程度也不断增加,既可是全身型也可是阵挛型。病程通常持续6~8个月,死于吸入性肺炎或其他继发性感染。终期则处于无反应状态,不能吸奶和频发角弓反张,能存活到2岁以上的很少。

GML神经节苷脂是一种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存在于正常大脑皮质白质中,在内脏中也有少量,在多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正常的分解代谢中也可形成。

由于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缺乏,使GML神经节苷脂分解代谢发生障碍,致使GML神经节苷脂发生沉积。在脑中沉积可致严重的神经细胞损害,并伴脱髓鞘神经胶质增生。受累的神经显示有膜状胞浆小体(cytoplasmic membranous bodies),就像在Tay-Sachs病所见到的。本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的并发症

出现严重惊厥。运动和智力发育落后、视力减退共济失调视网膜萎缩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而渐致全盲。脑小畸形。现手足徐动、瘫痪

惊厥:惊厥(ConVulsion)是小儿常见的急诊,尤多见于婴幼儿。由于多种原因使脑神经功能紊乱所致。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发病率很高,据统计6岁以下小儿惊厥的发生率约为成人的10~15倍,约5~6%的小儿曾有过一次或多次惊厥。其原因为: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未臻完善,因而分析鉴别及抑制功能较差;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绝缘和保护作用差,受刺激后,兴奋冲动易于泛化;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而致惊厥;血脑屏障功能差,各种毒素容易透入脑组织;某些特殊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缺陷和先天性代谢异常等较常见,这些都是造成婴幼儿期惊厥发生率高的原因。惊厥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

共济失调:人体的正常运动,是在大脑皮质运动区,皮质基底核前庭迷路系统,深部感觉、视觉等共同参与下完成运动的平衡和协调,称为共济运动。这些结构的病变导致协调发生碍,称为共济失调。

黄斑变性:分为萎缩型和渗出型两种。

1、萎缩型—又称干性或非渗出性主要为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玻璃膜增厚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引起的黄斑区萎缩变性

2、渗出型—又称湿性或盘状黄斑变性

主要为玻璃膜的破坏,脉络膜血管侵入视网膜下构成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或神经上皮下浆液性或出血性的盘状脱离,最终成为机化瘢痕,据临床观察萎缩型也可转变为渗出型。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检查血液氨基己糖同工酶A活性,可检查出患者和携带者;对培养的羊水细胞生化分析,可做出产前诊断。以上方法有利于做好预防工作,必要时可终止妊娠。

婴儿型黑矇性痴呆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本病征无特异治疗,仅可作对症处理。

GML神经节苷脂沉积症至今还没有特殊的疗法。人工合成 HEX酶蛋白输注的替代疗法已经过多年的试验,效果还难于肯定。理想的疗法是在胎儿期新生儿期基因工程,目前正在积极研究中。

(二)预后

本病征预后不良,患儿常在发病后2~3年内死亡。

参看

关于“婴儿型黑矇性痴呆”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