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血症
A+医学百科 >> 脓血症 |
败血症是指细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严重的全身症状者。脓血症是指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歇的进入血液循环,并在身体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者。二者多发生于严重创伤后的感染和各种化脓性感染如大面积烧伤感染、痈、胆系感染等。常见致病菌为金葡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偶为真菌。
目录 |
诊断要点
1.有原发感染病灶。
3.临床不同点 (l)败血症:①寒战后高热,里稽留热型。②眼结膜、粘膜和皮肤常。 出现淤血点。③血液细菌培养常为阳性,但抗菌素应用后可为阴性。④一般不出现转移性脓肿。 (2)脓血症:①寒战后高热,呈弛张热型。②均出现转移性脓肿,一 般于病程第2周开始,转移性脓肿反应轻微,常不易引人注意。③寒战、 高热期血培养常为阳性。
4. 不同致病菌败血症的特点 (1)革兰氏阳性细菌败血症: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痈、蜂窝织炎或大面积烧伤时。 临床上一般无寒战,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患者面色潮红,四肢温暖;常有皮疹、腹泻、呕吐,可出现转移性脓肿,易并发心肌炎;发生休克较晚,血压下降降慢,患者多呈谵妄和昏迷。 (2)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常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引起,多见于胆道、尿路、肠道和大面积烧伤感染时。 一般以突发寒战开始,间歇发热;严重者体温不升;有时白细胞计数升高不明显,甚至减少;休克发生早,持续时间长;多无转移性脓肿。 (3)真菌性败血症:常见菌为白色念珠菌,往往发生于原有细菌感染经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 临床表现酷似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突发寒战、高烧,病情迅速恶化,神志淡漠、嗜睡、血压下降和休克,少数可出现消化道出血;常出现周围血象的类白血病反应,计数>25×109/L,出现晚幼和中幼粒细胞。
5.细菌培养:对可疑患者做血培养及脓培养,二者一致,诊断即可确立。必要时作厌氧培养和真菌培养。
6.眼底镜检查:真菌败血症时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上常有小的、白色发亮的圆形隆起,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给予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 (2)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3)补充各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 C和 B。 (4)必要时间断少量输给新鲜全血或血浆。 (5)加强护理。
处理原发感染
如尽量去除伤口内坏死组织和异物,脓肿切开引流,坏疽肢体截肢及拨除体内留置的导管等。
应用抗菌素
早期大剂量地使用抗生素,不应等待培养结果。可先根据原发灶性质及临床表现特点,选择两种有效抗菌素合用;细菌培养和药敏可指导用药。真菌败血症时则尽可能停用原用的广谱抗菌素而换用窄谱抗菌素,并开始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对症处理
高热者可药物或物理降温,严重患者可用人工冬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发生休克时则应积极抗休克治疗。
关于“脓血症”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