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黄斑瘤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胃黄斑瘤又称黄色素瘤脂质岛或胃粘膜黄斑,是一种在胃粘膜内形成的黄白色瘤样斑块,属于良性病变.临床对本病缺乏认识其胃镜检出率较低,病理组织学又需结合胃镜才能更好的作出诊断,同时还需要与胃印戒细胞癌等相鉴别,诊断后要及时治疗。

症状及诊断

胃黄斑瘤是一种在胃黏膜内形成的黄白色瘤样斑块,并非真性肿瘤,无特殊临床症状,中老年人多见。胃镜见为黏膜上有灰黄色小斑,常与胃的其他病变相伴,以慢性萎缩性胃炎为多。通过胃镜检查和病理切片可得到确诊。
胃黄斑瘤又称黄色瘤或脂质岛,属于一种良性病变,最早由Endo于1910年首先报道,国内于1977年首次报道,本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大多数作者认为与慢性胃炎和肠上皮化有关。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患者,男性多见,以胃窦区好发,大小不一,一般5 mm以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似慢性胃炎。胃镜检查多于胃窦、小弯侧肩近圆形白色或黄白色的隆起性斑块,界限清楚,单发或多发,多为单发,直径在0.2~0.6 cm之间。
一般认为胃黄斑瘤是由于慢性胃炎引起胃黏膜局灶性破坏,残留的含脂碎屑被巨噬细胞吞噬并聚集而成泡沫细胞巢结构,本组所有病例均见有不同程度胃黏膜慢性炎症改变。过去曾认为本病与血脂增高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本病与高血脂症无关。病理组织学诊断时需与胃印戒细胞癌相鉴别:该细胞核较大,核深染有异型性,胞浆内有粘液颗粒,PAS强阳性可鉴别。

检查方式

1、胃镜检查

2、病理切片

治疗

胃黄斑瘤一般属于良性,目前临床上的疗法手段没有特殊!粘膜上有了这种斑块肯定会影响胃的蠕动,消化功能,当然导致胃胀,胃疼,反酸的,但一定要与胃溃疡,胃糜烂相鉴别清楚1、手术治疗,清理黄斑,摘掉瘤体(现在的手术采用电子纤维镜,从口腔进去,无疼苦,不开刀,治疗彻底等好处;

2、把摘下的黄斑还是做一个病理切片检查;
3、对症治疗,注意饮食。
关于“胃黄斑瘤”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