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阿丝虫病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罗阿罗阿丝虫简称罗阿丝虫,引起罗阿丝虫病,亦称为游走性肿块或卡拉巴丝虫性肿块。成虫寄生在人体的皮下组织,常周期性地在眼结膜下爬动。中间宿主:斑虻。

致病作用:罗阿丝虫的致病阶段主要是成虫。由于虫体移行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皮下结缔组织炎症反应,可致游走性肿块或肿胀,虫体离去,肿块随之消失,此表现最常发生在腕部和踝部,患者有皮肤瘙痒蚁走感症状。成虫可从皮下爬出体外,也可侵入胃、肾、膀胱等器官,患者可出现蛋白尿。成虫也常侵犯眼球前房,并在结膜下移行或横过鼻梁,引起严重的眼结膜炎,亦可导致球结膜肉芽肿眼睑水肿眼球突出,患者常表现出眼部奇痒。

本病诊断要点:患者有在流行区生活的历史,如来自或到过非洲的人群;典型的眼部奇痒、游走性皮下肿块伴有皮肤瘙痒等症状;球结膜下或皮下可见到虫体蠕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在血中或骨髓液中检出微丝蚴、眼部或皮下包块活检出成虫是确诊本病的依据。

治疗药物:海群生呋喃嘧酮伊维菌素甲苯咪唑均可清除血中微丝蚴,但对成虫无作用。在皮肤上涂驱避剂(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可防传播媒介斑虻叮刺,以免罗阿丝虫的感染。  

目录

疾病分类

感染科  

疾病描述

罗阿丝虫病是由罗阿罗阿丝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传统媒介为斑虻。主要临床特征为全身各部分的游走性肿胀,表现为暂时性皮下肿块,偶尔成虫可移行至结膜下,故又称眼丝虫病。  

症状体征

多数病人除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外,并无其他临床症状。主要临床为反复发作的皮肤肿胀,称为“卡拉巴肿,是由于成虫移行于皮下结缔组织,短暂停留某处时,其代谢产物刺激局部产不剧烈炎症反应所致。剧痛肿块有搔痒感,多见于腕部和踝部,出师呈红色,直径2-3cm,渐扩大至10-20cm,持续数日至数周,虫体离去肿块消失。成虫亦可侵入其他脏器,当侵犯眼球前房时,常从结膜下移行,引起严重的结膜炎。侵犯心脏时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此外,尚可引起脑病末梢神经炎关节衍等。  

疾病病因

1、传染源 病人为惟一传染源。虽非常猿猴可感染罗阿丝虫另一种夜现周期型生理株,但它不能感染人体。

2、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为斑虻属,主要为分斑虻和静斑虻,俗称马蝇或红蝇。有人报告非洲曼蚊也可能为重要传播媒介。

3、易感人群 人对罗阿丝虫普遍易感。流行区因反复被传播性斑虻叮咬居民存在不同程度获得性免疫里。  

诊断检查

凡有流行区生活史、皮肤游走性肿块、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者应怀疑本病。血中发现微丝蚴,或言八结膜下、皮肤重块活检组织中找到成虫即可确诊。  

治疗方案

乙胺嗪对微丝蚴和成虫均有效,成人剂量为200mg,3次/ d,连服20d必须注意,若外周微丝蚴密度大,乙胺嗪杀死大量微丝蚴时,阻塞大脑毛细血管时,可出现脑膜脑炎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疾病预防

流行区普查普治以控制传染源。消灭斑虻孽生地,使用杀虫剂杀灭斑虻蚴虫。进入流行区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斑虻叮咬史,涂用昆虫驱虫剂等。药物预防可选乙胺嗪每天5mg/kg连服3d,每月用药一个疗程。  

安全提示

1、在丝虫病流行区,有将乙胺嗪掺拌入食盐中,制成药盐全民食用以杀死血液中微丝蚴,防治效果迅速可靠,为消灭丝虫病传染源的较好措施。乙胺嗪可杀灭微丝蚴,但应注意过敏反应,对成虫无效。

2、在重度罗阿丝虫感染者采用乙胺嗪治疗后可发生脑病和视网膜出血等。预先给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少副作用

3、对有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急性传染病应暂缓治疗。对儿童有蛔虫感染者应先驱蛔虫。

4、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暂缓治疗。

健康问答网关于罗阿丝虫病的相关提问

关于“罗阿丝虫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