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磁共振成像
医学电子书 >> 《神经病学》 >>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 影象学检查 >> 磁共振成像 |
神经病学 |
|
又称核磁共振,是近十年来开展起来的一种生物磁学核自旋成像技术。它是利用高强的外加磁场和附加脉冲磁场,改变体内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再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激发原子核产生磁共振现象,在停止射频脉冲发射后,被激发的原子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这些能量信号由MRI机的探测仪所接受,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完整、清晰的共振图象。与CT相比,MRI优点在于:①无放射性、对人体无害,适用于年老体弱或过敏性体质不能做CT增强扫描者,并能在不改变体位的情况下,获得不同位置的断层图象;②分辨度高,解剖显示清晰,不仅能清楚地区别脑和脊髓的白质和灰质组织,并能发现直径1mm的病灶(CT仅辨别5mm以上的病灶),且能诊断CT难于分辨的血管组织、后颅凹肿瘤、脑干病变、脊髓空洞症、蛛网膜肿瘤和多发性硬化等疾患,以及显示由于等密度而在CT上无法显示的组织,大大提高了诊断率。③能清楚显示肌肉病理结构,为神经源性疾病与肌源性疾病的鉴别提供了依据。MRI的缺点是对肿瘤内部结构的显示,有时不及CT增强扫描;对钙化灶和骨密度的辩认,也不如CT敏感;此外对体内有起搏器等金属异物者,禁忌检查。
参看
神经放射线检查 | 脑超声波检查 |
出自A+医学百科 “神经病学/磁共振成像”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7%A5%9E%E7%BB%8F%E7%97%85%E5%AD%A6/%E7%A3%81%E5%85%B1%E6%8C%AF%E6%88%90%E5%83%8F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神经病学/磁共振成像”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