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脑膜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硬脑膜是一厚而坚韧的双层膜。外层是颅骨内面的骨膜,仅疏松地附于颅盖,特别是在枕部与颞部附着更疏松,称为骨膜层。但在颅的缝和颅底则附着更牢固,很难分离。颅内无硬膜内腔。硬脑膜内层较外层厚而坚韧,与硬脊膜枕骨大孔处续连,称为脑膜层。主要作用是保护大脑

硬脑膜的血管

主要来自上颌动脉发出的脑膜中动脉,是营养硬脑膜的重要血管。它从颅底的棘孔颅中窝,沿颞骨内面的脑膜中动脉沟走行。硬脑膜的血管中,尚有来自筛前动脉的脑膜前动脉咽升动脉脑膜后动脉椎动脉枕动脉脑膜支

硬脑膜突起

在一定部位,硬脑膜内层折叠成皱襞,其中重要的有:

大脑镰

形如镰刀。是硬脑膜内层自颅顶正中线折叠并向伸展与两半球之间的结构。其前端窄,附于鸡冠,后分宽,向下连于小脑幕的上面。

小脑幕

呈半月形,水平地位于大脑半球小脑之间。小脑幕分为两侧颞骨岩部;前缘游离并向后凹陷,称为幕切迹,与蝶骨鞍背围成的孔有中脑穿过。小脑幕将颅腔分为幕上、下间隙。幕上间隙又借大脑镰分为左、右两部。当幕上间隙的颅内压增高时,可将海马旁回海马旁回钩推入小脑幕孔,形成颞叶钩回疝。

小脑镰

后部附着与枕内嵴,前缘游离,呈镰刀状,部分的分割小脑两半球。向上连于小脑幕,下接枕骨大孔边缘。

鞍隔

为环状邹襞,中央有一孔,漏斗从此通过。其前方附着于鞍结节前床突,后方附着于小脑幕游离缘,构成垂体窝的顶。

硬膜窦是由硬脑膜的骨膜层在特定部位互相分离而形成的腔隙,在腔隙内面衬有内皮细胞

硬膜窦中,充以静脉血并于静脉相续,故称静脉窦。因其壁厚不易塌陷,当损伤时则出血凶猛。

上矢状窦(superior sagittal sinus):位于颅顶中线偏右,居大脑镰的上缘。前起盲孔,后至窦汇。主要接受大脑背外侧面上部和部分内侧面的静脉血。上矢状窦两侧壁上有许多静脉陷窝,蛛网膜绒毛伸入其中。脑脊液通过上述绒毛的再吸收作用而进入静脉窦。因此,上矢状窦是脑皮层静脉和脑脊液回流的必经之路。

下矢状窦(inferior sagittal sinus):位于大脑镰下部的游离缘,在小脑幕的前缘处与大脑大静脉汇合共同延为直窦

直窦(rectus sinus):位于大脑镰和小脑幕的汇合处,直行向后,在枕内隆凸附近与上矢状窦汇合成为窦汇,并向两侧延伸为横窦

横窦和乙状窦:横窦位于枕骨横沟处,即小脑幕的后外侧缘,向前行至岩枕裂处转向下成为乙状窦。乙状窦位于颞骨的乙状沟内。

窦汇:为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和左、右横窦的会合处。实际上以上各窦会合在窦汇者少见。若上矢状窦分支时,则右支常比左支大,右横窦也比左横窦宽大。

枕窦:位于小脑镰内,自枕内隆凸沿枕内嵴向下,至枕骨大孔边缘是分为左、右支,在枕骨大孔后缘形成环窦。

海绵窦:位于蝶骨体两侧,为不规则状的静脉窦。海绵窦左右由垂体前、后下方的海绵间前窦、海绵间后窦和海绵间下窦相连通。海绵窦内又有颈内动脉动眼神经外展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通过。

关于“硬脑膜”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