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类癌
A+医学百科 >> 肿瘤 >> 直肠类癌 |
直肠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瘤,发生于肠黏膜腺体的嗜银细胞,约占消化道类癌的17%-25%。因多从黏膜层的下部发生,早期即延伸至黏膜下,曾归属于黏膜下肿瘤,在肠镜下呈灰白色或黄色质地硬隆起型黏膜及黏膜下肿物。本病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多呈局部性浸润性生长而少有转移,并能分泌5-HT,从而引起“类癌综合征”,其典型症状为腹泻、潮红、气喘、紫绀和右心瓣膜病。
如何诊治直肠类癌
直肠类癌多位于黏膜下层及黏膜深层,呈球形或扁豆形,体积较小,直径一般在1.5cm以下,内镜下无特征性的表现。直肠类癌的确诊有赖于对瘤体的正确取材及病理活检,典型的病例可以看到瘤细胞形成巢状或假菊花形团结构。组织学上有特征性的形态变化:瘤细胞较小,形态一致,为圆形,核小而规则。直径<1.0cm者首选肠镜下电灼切除,直径1.1-1.9cm可考虑手术治疗,肿瘤直径>2cm者建议扩大切除。值得注意的是类癌常同时或相继并有其他肿瘤,故内镜检查时不应满足于发现一种或一处肿瘤,而应在术前、术中仔细检查,术后定期复查期随访,以便及时诊治。
|
出自A+医学百科 “直肠类癌”条目 http://www.a-hospital.com/w/%E7%9B%B4%E8%82%A0%E7%B1%BB%E7%99%8C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直肠类癌”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