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血吸虫病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湄公血吸虫病于1950年在泰国南部首先发现。本病在老挝湄公河的江岛(Khong island)流行。1978年才正式命名为湄公血吸虫病(schistosome mekongi)。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发热肝脾肿大腹痛腹泻等。

目录

湄公血吸虫病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雄虫长15~40mm,有7个睾丸抱雌沟从头部延伸至末端。体表多刺状突起。湄公血吸虫雌虫长12~23mm。卵巢卵膜位于中部1/5处。虫卵正圆形,直径40~45μm。卵壳一侧近末端有一小结。湄公血吸虫寄生肠系膜静脉内。湄公血吸虫从尾蚴感染至成虫产卵潜伏期日本血吸虫长,小鼠为35天;而日本血吸虫为20~26天,家兔对湄公血吸虫不易感;湄公血吸虫宿主为新拟钉螺属(Neotricula)的开放拟钉螺,在水中生活,不是水陆两栖。水中的虫卵进入螺体,在螺体内发育为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尤其早晨为多,终宿主通过接触疫水感染尾蚴。进入人体的尾蚴可通过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到达个各个器官组织,引起病变。

(二)发病机制

进入人体的虫卵、尾蚴可对人体产生机械性损伤。在湄公血吸虫病早期,成熟虫卵中毛蚴排泌物(可溶性虫卵抗原)致敏T细胞,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引起虫卵肉芽肿。该病变属于一种迟发型的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过去认为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免疫病理变化也属于迟发性细胞变态反应,但近来则认为主要与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有关。可溶性虫卵因子、巨噬细胞与T细胞均产生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促使纤维细胞增生胶原合成,以致感染后期出现肝纤维化血吸虫纤维化胶原类型主要是Ⅰ、Ⅲ型。晚期血吸虫病肝内胶原以Ⅰ型为主。Ⅰ型胶原纤维交叉连接牢固,构成不可逆的粗大纤维束,而Ⅲ型胶原是细小纤维,易被胶原酶降解。胶原纤维再与蛋白多糖、层黏素结合黏附形成纤维隔,向肝小叶内和小叶间伸展,使邻接的各小叶被纤维隔分离、破坏,形成肝纤维化。

(三)病理改变

由于大量虫卵在组织内成堆沉积,使形成的肉芽肿更大,周围有各种细胞浸润。在早期病灶中有大量单核细胞(浆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浸润。对肉芽肿进行检测可发现高浓度可溶性虫卵抗原,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嗜酸性辐射样棒状物的免疫复合物,该现象提示急性血吸虫病是细胞与体液免疫反应的混合表现。肠道的病变主要表现为粘膜水肿充血、溃汤;肝脏病变有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晚期纤维细胞增加。

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对体内的成虫没有清除能力,只是对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作用。机体抗体和嗜酸性粒细胞的协同作用可杀死侵入皮肤的童虫,对血吸虫尾蚴再感染有抵抗力。在人体内的虫体由于皮层表面覆盖有宿主抗原,有抗原伪装,能够逃避免疫清除,得以在人体继续生存。

湄公血吸虫病的症状

湄公血吸虫病临床表现日本血吸虫病相似。湄公血吸虫致病性日本血吸虫相当。

当人体大量感染是机体可出现如下症状

1.发热 间歇或弛张热,可伴有畏寒和出汗。症状较轻时表现为低热,有自限性。

2.肝脾肿大:绝大多数急性期患者有肝脾肿大。肝肿系由于大量虫卵结节形成,引起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造成肝脏急剧肿大,其质软,且有压叩痛脾脏受虫卵毒素刺激而充血肿大,触感明显。晚期 湄公血吸虫病还可出现肝纤维化

3.胃肠道症状 湄公血吸虫在肠道生长繁殖可引起肠道发炎脓肿溃疡。多数病例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大便稀或带粘液,偶尔带血。重者有脓血便里急后重,类似慢性菌痢。

长期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者容易发展为慢性湄公血吸虫病。慢性期可无症状,有症状者常见胃肠道反应,也有肝肿大肝硬化等表现。晚期患者可表现出消瘦、肝脏萎缩、肝硬化、腹水腹壁静脉怒张等症状。

本病可采用粪便虫卵浓集的醛醚法或毛蚴孵化法、肠粘膜活组织检查等来诊断。

湄公血吸虫病的诊断

湄公血吸虫病的检查化验

1.病原检查

病原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主要的检查方法以有粪便虫卵浓集的醛醚法或毛蚴孵化法、肠粘膜活组织检查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检查 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象以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为特点。白细胞总数多在(10~30)×109/L之间,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占20%~40%,有高达90%,但极重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不增多,甚至消失,而中性粒细胞出现增多。慢性期嗜酸性粒细胞仍有轻度增多。晚期则因脾功能亢进,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并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2).肝功能试验 血清球蛋白显著增高,血清丙氨酸转酶(ALT)也轻度增高。晚期患者由于肝纤维化肝硬化血清蛋白明显降低,出现血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现象。慢性血吸虫尤其无症状患者肝功能试验大多正常。

3.辅助检查

(1).CT扫描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经CT扫描可显示肝包膜与肝内门静脉区有钙化现象;肝包膜增厚钙化,与肝内钙化中隔相垂直;在两者交界处并有切迹形成。重度肝纤维化可表现为龟背样图像。

(2).B型超声波检查 经B超检查可见肝脾肿大

湄公血吸虫病的鉴别诊断

湄公血吸虫病应与伤寒阿米巴病粟粒性结核病毒性肝炎痢疾、门脉性及坏死肝硬化相鉴别。

急性血吸虫病有误诊为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结核等。急性血吸虫病血象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是与上述疾病鉴别的重要依据。

慢性血吸虫病肝脾肿大型应与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鉴别。后者食欲减退乏力、肝区疼痛肝功能减损均较明显。病毒性肝炎做血清检查可有病毒抗原阳性。

病原学检查易与阿米巴原虫性痢疾,慢性菌痢鉴别。血吸虫病患者有腹泻便血者粪便孵化阳性,而且毛蚴数较多。

根据临床症状可以初步鉴别晚期血吸虫病与门脉性及坏死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肝功能损害较轻,黄疸、蜘蛛痣肝掌较少见,有脾肿大,且有慢性腹泻便血史。但仍需依赖多次病原学与免疫学试验检查才能确切鉴别。

湄公血吸虫病的并发症

1.肝纤维化并发症 纤维化的主要并发症多见于于血吸虫病晚期,有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破裂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表现为大量呕血黑粪,导致血压下降失血性休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可出现腹水或并发肝性脑病,肝性脑病国内有报告,但不多见。晚期血吸虫病还可合并其他细菌性感染

2.阑尾炎 在流行区患者并发阑尾炎的比例较高。在流行区患者被切除阑尾标本中找到血吸虫卵者可高达31%。湄公血吸虫病急性阑尾炎的一大诱因。由于阑尾较易穿破,血吸虫自阑尾中散出可引发腹膜炎或局限性脓肿

3.结肠病变 血吸虫病可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以位于乙状结肠直肠为多。此外,肠系膜大网膜病变可粘连成团,形成腹内痞块。血吸虫病患者结肠肉芽肿可并发结肠癌。患者年龄较轻,大多为腺癌,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

湄公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在流行区普查普治,及时彻底地治疗患者及染病动物。采用氯硝柳胺进行灭螺;妥善处理感染人活动物的排泄物,以免污染水源;个人防护方面,应避免接触疫水,难以避免接触疫水时应穿长统胶靴,对于接触了疫水者应及时服用预防性药物,如青蒿琥酯

湄公血吸虫病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治疗应用吡喹酮1天疗法,20mg/(kg.次),3次/d,疗效良好。

(二)预后

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对于有严重并发症(如腹水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结肠癌)患者预后较差。

参看

关于“湄公血吸虫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