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氯化钠注射液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果糖氯化钠注射液 本品为复方制剂,含5%果糖与0.9%氯化钠

【性状】 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

【药理毒理】 果糖注射液是一种能量和体液补充剂。果糖比葡萄糖更易形成糖原,主要在肝脏通过果糖激酶代谢,易于代谢为乳酸,迅速转化为能量。钠和氯是机体重要的电解质,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对维持正常的血液和细胞外液的容量和渗透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常血清钠浓度为135~145mmol/L,占血浆阳离子的92%,总渗透压的90%,故血浆钠量对渗透压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常血清氯浓度为98~106 mmol/L,人体中钠、氯离子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后叶肾脏进行调节,维持体液容量和渗透压的稳定。

【药代动力学】文献报道:健康志愿者以0.1g/kg/hr的速度输注10%果糖30分钟,停止输注后血药浓度一级动力学形式迅速下降,清除速度常数为3.5,清除率为750ml/min,t1/2平均为18.4分钟,2小时左右完全从血浆中清除,尿排泄量平均小于输入量的4%。果糖和葡萄糖同为糖源性能量物质,利于维持血糖水平,减少肝糖源分解以及节约蛋白质,和葡萄糖不同的是,果糖磷酸化和转化为葡萄糖不需要胰岛素参与,口服和静脉输注和葡萄糖等剂量的果糖产生血清葡萄糖波动小、尿糖少。果糖主要在肝脏、小肠壁、肾脏和脂肪组织通过胰岛素非依赖途径代谢,比葡萄糖更为快速转化为糖源。过量的果糖以原型从肾脏排出。

适应症】 1、注射剂的稀释剂。 2、用于烧创伤、术后及感染等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或不适宜使用葡萄糖时需补充水分、钠盐或能源的患者的补液治疗。

【用法与用量】缓慢静脉滴注,一般每日~1000ml。剂量根据病人的年龄、体重和临床症状调整。

不良反应】 1、循环和呼吸系统:过量输入可引起水肿,包括周围水肿肺水肿。 2、内分泌和代谢:滴速过快(≥1g/kg/hr)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高尿酸血症以及脂代谢异常。 3、电解质紊乱:稀释性低钾血症。 4、胃肠道反应:偶有上腹部不适、疼痛或痉挛性疼痛。 5、偶有发热荨麻疹。 6、局部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等。 7、给药速度过快、过多,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急性左心衰竭

【禁忌】下列患者禁用:(1)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2)痛风;(3)高尿酸血症;(4)心力衰竭;(5)肺水肿;(6)脑水肿颅内压增高;(7)肝硬化腹水;(8)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利尿剂反应不佳者;(9)高钠血症。警告:使用时应警惕本品过量使用有可能引起危及生命和乳酸性酸中毒,未诊断的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患者使用本品时可能有致命的危险。

【注意事项】 1、下列情况应慎用:(1)肾功能不全者、有酸中毒倾向以及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2)妊娠而有浮肿;(3)高血压;(4)脑水肿、水肿或有水肿倾向者,有高度浮肿伴有低钠血症者尤宜注意;(5)轻度心、肾功能不全;(6)低钾血症;(7)肝硬化腹水; 2、本品过量使用可引起严重的酸中毒,故不推荐肠外营养中替代葡萄糖。 3、使用过程中应监测临床和试验室指标以评价体液平衡、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 4、慎用于预防水过多和电解质紊乱。 5、过量输注无钾果糖可引起低钾血症。本品不用于纠正高钾血症。 6、本品能加剧甲醇的氧化成甲醛,故本品不得用于甲醇中毒治疗。 7、本品注射速度宜缓慢,以不超过0.5g/kg/hr(以果糖计)为宜。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无特殊,请遵医嘱。

【儿童用药】未进行儿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老年患者用药】请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作为药物溶剂或稀释剂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1、本品不宜与下列药物配伍氨基已酸氨苄青霉素、呋喃苯氨酸、硫酸肼苯哒嗪、硫喷妥、华法林利血平多粘菌素В硫酸盐、多粘菌素Ε硫酸盐、先锋霉素Ⅰ等。 2、与二性霉素В配伍,有浑浊或沉淀、变色现象。

药物过量】输注本品每天最多不超过300g果糖,过量输注以原型从尿中排出。因大量输注能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和高尿酸血症,因此也有部分国家将每天用量限定在25g果糖以内。

【规格】 250ml:果糖12.5g与氯化钠2.25g

【贮藏】 避光,密闭保存。

【包装】 玻璃瓶装

关于“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