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
A+医学百科 >> 惊风 |
惊风(infantile convulsion),以急性发作性频繁的四肢抽搐、眼球上翻、斜视、牙关紧闭、痰壅气促,伴有暂时意识不清为临床特征的儿科急证。多由高热或惊吓所引起。又称急惊风。相当于西医的惊厥。可见于任何季节,多见1~5岁的婴幼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常有阳性家族史。中医文献中,以惊风为儿科四大证(麻疹、天花、惊风、疳积)之一,如《幼科释迷》说:“小儿之病,最重惟惊。”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说:“小儿急惊者,本因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大小便黄赤,剧则发搐也。”《医学正传》也说:“盖热盛则生痰,痰盛则生风,偶因惊而发也。”皆明确指出惊风主要是高热所致。高热解除,惊厥即可停止,神志亦即恢复正常。
在败血症、疫毒痢(中毒性痢疾)、暑湿(乙型肝炎)、中毒性肺炎、破伤风等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高热惊厥,不得视作惊风。如《幼幼集成》说:“凡疫疠流行之时,小儿作热,即是时疫(具有流行性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乍有眼目上窜,角弓反张,手足搐掣,不可误认惊风,但以时疫治之自愈。”
另有一种慢惊风,见于吐泻或大病久病之后,多为禀赋不足、体质孱弱的小儿。以精神萎靡、睡中露睛、手足搐搦、震颤、缓慢无力为特征,与急惊风相比,有虚实寒热的不同,宜注意鉴别。
病因病机
小儿为稚阳之体,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外感风寒、风热诸邪,热变最速,化火生风,炼液成痰,闭塞清窍,而神昏抽搐之证遂作。亦有因积滞在里,生热生痰,复感外邪而致病者。因暴受惊恐而抽搐者,多不发热,唯惊惕不安,肢端发凉,睡中惊啼而已。慢惊风则多由脾胃虚寒,土败木贼,或津血亏损,筋脉失养而致。
辨治
急惊风古有“热、痰、风、惊”四证及“反、引、窜、视、搦、搐、掣、颤”八候之说。实则发病的关键在热,热退则痰定、风熄、惊止,八候则指惊风的不同症状表现而已。总之,表闭宜祛邪开闭,里热当清热泻火,而化痰、熄风、止痉治法随证而施。临床常见以下证型:①风热。证见惊惕抽搐,发热,身有微汗,口渴,咽红咽痛,烦躁不安,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而干,指纹紫红色。宜清热熄风止痉,常用羚羊钩藤汤加减,初起表闭无汗者,合葱豉汤。此型临床最为多见。②暑风。夏季吸受暑热之气,证见抽搐,壮热,汗出,嗜睡,渴喜冷饮,舌红而干,脉洪大。治宜清热泻火,常用白虎汤加味。初起表闭无汗者,可用新加香薷饮合六一散。若见舌绛,昏迷,抽搐,是暑热入营,治宜清营泻热,常用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③积滞。饮食不节,或进食不洁之物,证见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大便干结,烦躁不安,身热,惊厥,痰多,舌苔黄腻,指纹紫滞。治宜清热导滞,常用枳实导滞丸加减。呕吐不止者先予玉枢丹。④惊恐。猝受惊恐,心神不安,引动肝风,证见惊啼不已,震颤,抽搐,不能安睡,可以无发热,面唇发青,指凉,指纹黯滞。治宜安神定惊,常用琥珀抱龙丸。
急惊风高热昏迷抽搐,有条件者可使用醒脑静或清开灵等注射液。针灸以清热熄风止痉为原则,常用穴位有人中、中冲、涌泉、合谷、太冲、曲池等,取效较捷。
慢惊风的治疗,以扶正为主。常见以下证型:①吐泻亡阳。大吐大泻之后,或苦寒攻下过剂,而致脾阳衰败,土虚木贼,证见手足掣颤,昏睡露睛,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甚则口鼻气冷,痰声漉漉,出冷汗,大便排出清冷稀水,舌质淡,指纹色淡,亟宜冲开寒痰,破阴返阳,常先用逐寒荡惊汤,继进理中地黄汤。可配合艾灸关元、气海、命门、足三里、脾俞等穴位。②气阴两亏。大病久病之后,气阴亏虚,气失温煦,筋脉失养,而见手足蠕动,或抽搐,兼见神情呆钝,疲困嗜睡,面色不华,身热消瘦,大便干结,舌干红无苔,指纹淡红,脉细数,治宜育阴熄风,用大定风珠加减。
惊风来势突然,病情急重,但如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见效亦快,预后一般良好。慢惊风有关于儿童的禀赋与体质,长期高热或大吐大下后,精气虚损,脾阳衰败,若非坚持较长时间的调补,则预后欠佳。
参看
关于“惊风”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