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高原适应不全症
医学电子书 >> 《病理生理学》 >> 缺氧 >> 氧疗与氧中毒 >> 高原适应不全症 |
病理生理学 |
|
Syndrome of Insufficient AltitudeAdaptation (Mountain Sickness)
人未经适应就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或由海拔较低的高原进入海拔更高的地区,加上寒冷气候的影响,或体力负荷过重,而使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以致个体适应能力不足,一部分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和机能代谢变化,称为高原适应不全症。国外习惯用急性高山病和慢性高山病。
我军对高原适应不全症提出了下列分型:
上述分型简明,有利于诊断治疗。但对具体病人来说,常常是混合型,很少是单一的,但在一定阶段可能以某一型为主。
我国幅员辽阔,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这些地区大多分布在边疆省区,具有重要的国防意义。高原地带气候多变,寒冷、风大、空气稀薄,对人体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环境。其中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降低,是高原环境对机体影响的主要因素。
在高原地区世居的少数民族,对高原环境已经适应,但一般人口稀少,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需要内地支援。我军有守卫边疆的任务,内地人员进入高原地区日渐增多,因此如何保证进入高原的人员健康,我是军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海平地区,空气在每平方厘米上所形成的压力为101.3kPa(760毫米汞柱),在干燥空气中氧占20.40%,故氧分压为21.15kPa(159毫米汞柱)。空气中氧所占比例基本不受高原影响,当大气压力因海拔增高而降低时,则氧分压按比例降低。下面选择几个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和氧分压的改变列表如下(表3-2)。
初抵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降低,肺泡气和动脉血氧分压也相应的降低,毛细血管血液与细胞线粒体间氧分压梯度差缩小,从而引起缺氧。如果逐渐登高,有一个锻炼适应过程,在低氧分压环境中,机体可发生一系列代偿适应性变化,如通气加强,肺泡膜的弥散能力提高;循环功能加强,输送氧的能力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增多,氧离曲线右移,通过这些代偿作用,以便使组织可利用氧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机体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以较长期居住高原地区。一般地说,长期居住可适应的最大高度为5000米。但有人适应能力较弱,在5000米以下一定高度就失去了适应能力,而出现高原适应不全症。
在高原地区除了大气压降低对机体的主要作用,还有气候的影响,如寒冷、大风、雨雪以及紫外线照射等。这些因素降低机体适应能力,往往是高原适应不全症的诱发和加重因素。因此在相同高度的不同地区,由于气候不同,因而引起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也不一样。
表3-2 不同的海拔高度大气压和氧分压的改变
高度 | 大气压 kPa | 氧分压 kPa | |
英尺 | 米 | ||
0 | 0 | 101.31(760.0mmHg) | 21.15(159.0mmHg) |
10,000 | 3,048 | 69.51 (522.6mmHg) | 14.55(109.4mmHg) |
17,000 | 5,182 | 52.59(395.4mmHg) | 11.01(82.8mmHg) |
20,000 | 6,097 | 46.44(349.2mmHg) | 9.72(73.1mmHg) |
23,000 | 7,010 | 40.88(307.4mmHg) | 8.57(64.4mmHg) |
26,000 | 7,925 | 35.88(269.8mmHg) | 7.51(56.5mmHg) |
28,000 | 8,534 | 32.82(246.8mmHg) | 6.88(51.7mmHg) |
33,000 | 10,058 | 26.12(196.4mmHg) | 5.47(41.7mmHg) |
参看
氧中毒 | 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 |
关于“病理生理学/高原适应不全症”的留言: | 订阅讨论RSS |
目前暂无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