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高原适应不全症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病理生理学》 >> 缺氧 >> 氧疗与氧中毒 >> 高原适应不全症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目录

Syndrome of Insufficient AltitudeAdaptation (Mountain Sickness)

人未经适应就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或由海拔较低的高原进入海拔更高的地区,加上寒冷气候的影响,或体力负荷过重,而使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以致个体适应能力不足,一部分可出现一系列症状和机能代谢变化,称为高原适应不全症。国外习惯用急性高山病和慢性高山病。

我军对高原适应不全症提出了下列分型:

高原适应不全症分型


上述分型简明,有利于诊断治疗。但对具体病人来说,常常是混合型,很少是单一的,但在一定阶段可能以某一型为主。

我国幅员辽阔,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六分。这些地区大多分布在边疆省区,具有重要的国防意义。高原地带气候多变,寒冷、风大、空气稀薄,对人体构成了一个特殊的自然环境。其中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降低,是高原环境对机体影响的主要因素。

在高原地区世居的少数民族,对高原环境已经适应,但一般人口稀少,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建设需要内地支援。我军有守卫边疆的任务,内地人员进入高原地区日渐增多,因此如何保证进入高原的人员健康,我是军卫生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海平地区,空气在每平方厘米上所形成的压力为101.3kPa(760毫米汞柱),在干燥空气中氧占20.40%,故氧分压为21.15kPa(159毫米汞柱)。空气中氧所占比例基本不受高原影响,当大气压力因海拔增高而降低时,则氧分压按比例降低。下面选择几个不同高度的大气压和氧分压的改变列表如下(表3-2)。

初抵3000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降低,肺泡气和动脉血氧分压也相应的降低,毛细血管血液与细胞线粒体间氧分压梯度差缩小,从而引起缺氧。如果逐渐登高,有一个锻炼适应过程,在低氧分压环境中,机体可发生一系列代偿适应性变化,如通气加强,肺泡膜的弥散能力提高;循环功能加强,输送氧的能力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增多,氧离曲线右移,通过这些代偿作用,以便使组织可利用氧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机体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可以较长期居住高原地区。一般地说,长期居住可适应的最大高度为5000米。但有人适应能力较弱,在5000米以下一定高度就失去了适应能力,而出现高原适应不全症。

在高原地区除了大气压降低对机体的主要作用,还有气候的影响,如寒冷、大风、雨雪以及紫外线照射等。这些因素降低机体适应能力,往往是高原适应不全症的诱发和加重因素。因此在相同高度的不同地区,由于气候不同,因而引起高原反应发病率也不一样。

表3-2 不同的海拔高度大气压和氧分压的改变

高度 大气压 kPa 氧分压 kPa
英尺
0 0 101.31(760.0mmHg) 21.15(159.0mmHg)
10,000 3,048 69.51 (522.6mmHg) 14.55(109.4mmHg)
17,000 5,182 52.59(395.4mmHg) 11.01(82.8mmHg)
20,000 6,097 46.44(349.2mmHg) 9.72(73.1mmHg)
23,000 7,010 40.88(307.4mmHg) 8.57(64.4mmHg)
26,000 7,925 35.88(269.8mmHg) 7.51(56.5mmHg)
28,000 8,534 32.82(246.8mmHg) 6.88(51.7mmHg)
33,000 10,058 26.12(196.4mmHg) 5.47(41.7mmHg)

参看

32 氧中毒 | 急性高原适应不全症 32
关于“病理生理学/高原适应不全症”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