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传导阻滞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Bk9u8.jpg

室内传导阻滞是指希斯束分叉以下部位的传导阻滞。室内传导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右束支、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室内传导系统的病变可波及单支、双支或三支。右束支传导阻滞较为常见。永久性病变常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此外,正常人亦可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常发生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感染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中毒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与梅毒性心脏病。左前分支阻滞较为常见,左后分支阻滞则较为少见。单支、双支阻滞通常无临床症状。间可听到第二心音分裂。完全性三分支阻滞的临床表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相同。 慢性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如无症状,无需接受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发生双分支、三公支阻滞,或慢性双分支、三分支阻滞,伴有 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则应及早考虑心脏起搏器治疗。  

目录

疾病分类

心血管内科  

疾病描述

室内传导阻滞又称室内阻滞,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传导阻滞。室内传导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右束支、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室内传导系统的病变可波及单支、双支或三支。  

症状体征

单支、双支阻滞通常无临床症状,间可听到第一、二心音分裂。完全性三分支阻滞的临床表现与完全性房室阻滞相同。  

临床表现

右束支传导阻滞较为常见。永久性病变常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与先天性心脏病。此外,正常人亦可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常发生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急性感染、奎尼丁与普鲁卡因胺中毒、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与梅毒性心脏病。左前分支阻滞较为常见,左后分支阻滞则较为少见。单支、双支阻滞通常无临床症状。间可听到第二心音分裂。完全性三分支阻滞的临床表现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相同。  

疾病病因

右束支阻滞较为常见。大面积肺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后可出现暂时性右束支阻滞。永久性病变常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与先天性心血管病。此外,正常人亦可发生右束支阻滞。左束支阻滞常发生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感染、奎尼丁与普鲁迅因胺中毒、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与梅毒性心脏病。左前分支阻滞较为常见,左后分支阻滞则较为少见。  

病理生理

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传导阻滞。  

诊断检查

心电图表现:

一、右束支阻滞:QRS时限达0.12s或以上。V1导联呈rsR',R'波粗钝。V5、V6导联呈qRS,S波宽阔。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图形与上述相似,但QRS时限小于0.12s。

二、左束支阻滞:QSS时限达0.12s或以上。V5、V6导联R波宽大,顶部有切迹或粗钝,其前方无q波。V1、V2导联呈宽阔的QS波或rS波形。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与上述相似,但QRS时限小于0.12s。

三、左前分支阻滞:额面平均HRS电轴左偏达-45°~-90°。I、aVL导联呈qR波,Ⅱ、Ⅲ、aVF导联呈rS图形,RRS时限小于0.12s。

四、左后分支阻滞:额面平均QRS电轴右偏达+90°~+120°(或+80°~+140°)。I导联呈rS波,Ⅱ、Ⅲ、aVF导联呈qR波,且RⅢ>RⅡ,QRS时限小于0.12s,确立诊断前应首先排除常见引起电轴右偏的病变,如右室肥厚、肺气肿、侧壁心肌梗死与正常变异等。

五、双分支阻滞与三分支阻滞:前者是指室内传导系统三分支中任何两分支发生阻滞。后者是指三分支同时发生阻滞。如三分支阻滞为完全性,完全性房室阻滞便可发生。由于阻滞分支的数量、程度、是否间歇发生等不同形成的配合,可出现不同的心电图表现。最常见为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方阻滞。右束支阻滞合并后分支阻滞则较为罕见。当右束支阻滞与左束支阻滞两者交替出现时,双侧束支阻滞的诊断便可确立。  

治疗方案

慢性束支阻滞的患者如无症状,无需接受治疗。双分支与不完全性三分支阻滞有可能进展为完全性房室阻滞,但是否一定发生以及何时发生运难以预料,不必常规施行预防性起搏器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发生双分支、三分支阻滞,或慢性双分支、三分支阻滞,伴有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则应及早考虑心脏起搏器治疗。  

推荐疗法

慢性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如无症状,无需接受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发生双分支、三公支阻滞,或慢性双分支、三分支阻滞,伴有 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则应及早考虑心脏起搏器治疗。

参看

关于“室内传导阻滞”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