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湿疹样癌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乳腺湿疹样癌(eczematoid carcinoma of breast) 是乳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特征是在乳头乳晕区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所以亦称上皮瘤样湿疹

目录

乳腺湿疹样癌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近30年来,有关乳腺癌病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在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迄今为止,其病因尚未完全弄清,各种危险因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仍在探索中。研究乳腺癌及其相关因素,目的是寻找发病原因,提示高危因素,监护高危人群,以期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干预控制,为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尽管目前对乳腺癌病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但对其危险因素已逐渐有了较多的认识。乳腺癌发病为多种因素,任何单一因素均不能解释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乳腺癌可能是多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发病机制

病理检查可见表皮内有分散或成团的Paget细胞,可蔓延至毛囊皮脂腺大小汗腺导管。此细胞较大、圆形或椭圆形、胞浆丰满而淡染、无细胞间桥、核周较空、可见核分裂现象、液染色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Paget细胞的癌胚抗原阳性(CEA)与汗腺细胞相似,有助于与Bowen病及恶性黑色素瘤鉴别。真皮内有炎症浸润乳房外湿疹样癌可伴发小汗腺大汗腺肿瘤,或直肠癌,或皮肤附属器肿瘤,其病变与乳房湿疹样癌相同,但Paget细胞多集中在基底部,特别是表皮突部位。

乳腺湿疹样癌的症状

本病以单侧乳房受累为主,病变初起时,乳头瘙痒、烧灼感,以后表皮变潮红,但因症状不明显常被忽视。病情再发展,则皮肤粗糙变厚,有脱屑糜烂、渗液、破溃,反复结痂后露出肉芽。病程缓慢,经久不愈。病损由乳头蔓延至乳晕或附近皮肤,重者可使乳头轮廓消失。乳腺内肿块多位于乳晕附近,往往在乳头病变的后期始被发现。因此,该病的诊断常因没有发现肿块而被延误。乳腺内触及肿块者约半数病人腋淋巴结肿大。

部分病人偶在乳房以外大汗腺较多部位,如腋窝大阴唇阴囊会阴部及肛门周围出现Paget病的损害。其损害附近合并大汗腺癌及其他腺癌者多数预后较差。

根据单侧乳房发病或大汗腺较多部位(如腋)发生类似湿疹样变化,基底浸润变硬,境界清楚,病程慢性等即应提高警惕,疑及本病。病理组织活检发现Paget细胞即可确诊。

乳腺湿疹样癌的诊断

乳腺湿疹样癌的检查化验

乳头溢液检查和乳房包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乳房湿疹样癌需排除并发乳腺导管癌的可能,应做乳房X线检查、干板照相和红外线检查等。如合并有肛门部位的Paget病,则应同时做肛门指诊、肛门镜盲肠检查。

乳腺湿疹样癌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予慢性乳房湿疹接触性皮炎、鲍温病黑色素瘤等病相鉴别。乳房湿疹和接触性皮炎多见于年轻人,双侧发病,触之软,边缘不硬,极少有乳头轮廓消失,无乳腺肿块,对治疗有较好效果。

乳腺湿疹样癌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外科手术是本病的首选治疗。

1.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范围的大小应以乳腺内能否摸到肿块而定。病变局限在乳头,而乳腺内无肿块、腋淋巴结不大,可行全乳切除术;如果腋淋巴结肿大,疑有癌转移,应行改良根治术;如果乳腺内有肿块者应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

2.放射治疗 如果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时,可采用X线放射治疗。但疗效较差,由于乳腺湿疹癌可能源于大汗腺,故应采用较深的X线治疗(组织半价层8~10mm)。小面积损害1次照射量599rad;大面积损害1次量200~300rad,1次/d,总量5000~8000rad。

(二)预后

本病的生存率较一般乳腺癌高,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乳腺内是否有肿块及淋巴结有无转移。Nance报告53例中乳腺内无肿块,5年生存率为94.1%;乳腺内有肿块,5年生存率为40.6%。Kister报道159例中133例作根治切除术,其中腋淋巴结无转移者,10年生存率79%;淋巴结有转移者,10年生存率仅28%。总之,本病单纯乳头病变者预后好,乳腺内有肿块者预后差,淋巴结有转移者预后更差。

参看

关于“乳腺湿疹样癌”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