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市穴

(重定向自风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风市经穴名。出《肘后备急方》。属足少阳胆经。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遍身瘙痒脚气,及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荨麻疹等。直刺1-2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Bkctm.jpg

  

目录

取穴方法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或简便定位法: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解剖

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有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  

主治疾病

常用于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股外侧皮神经痛、腰病及脚气的治疗和保健。  

人体穴位配伍

风池穴大杼大椎穴命门穴关元穴腰阳关穴十七椎治中心型类风湿。  

刺灸法

直刺1~1.5寸;可灸。  

穴义

胆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后化为水湿风气。  

名解

风,风气也。市,集市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后化为水湿风气。本穴物质为环跳穴传来的天部凉湿水气,至本穴后,凉湿水气进一步散热缩合而变为天部的水湿云气,水湿云气由本穴的天部层次横向向外传输,本穴如同风气的集散之的,故名。  

气血特征

风市穴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云气。  

运行规律

吸湿后下行中渎穴。  

功能作用

运化水湿。  

治法

寒则先泻后补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

配伍用穴 配大肠俞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等穴治疗腰腿酸痛;配大杼、大椎命门关元腰阳关等治疗类风湿、痹证;配风池曲池外关血海穴治疗荨麻疹;配伏兔犊鼻足三里悬钟等穴治疗下肢痿痹等。  

应用

风市为足阳胆经的腧穴,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常主治下肢风痹、中风、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病,为治疗风邪的要穴。

打大腿外侧手自然下垂中指处的风市穴

“治风六穴”之说:在全身十四经的穴位中有六个带“风”字的穴位,即风池、风门风府秉风翳风、风市,人们以前已述过一些穴位,其共同特点都是治风效果尤为突出,故常为称之为“治风六穴”、“风字六穴”。中医称“风为百病之长”,六淫的其他邪气多依附于风而起病,常出现“风湿”,“风寒”、“风热”等病,机体中风邪有外风内风之分,其中内风致病气根本在于肝、肾,正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常出现中风、面瘫抽搐等病。中医认为临床上采取“治风六穴”来治疗这类疾病,治风可起到同治诸邪的作用,内风外风同治,“风”字穴对预防这类疾病也有一定作用。

古代治验《玉龙歌》说:膝腿无力身力难,原因风湿致伤残,尚知二市穴能灸,步履悠悠渐自安(二市穴:风市、阴市二穴);《胜玉歌》说:腿股转酸移步,妙穴说与后人知。环跳市及阴市,泻却金针病自除。

疾病治疗举例蜂针风市穴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称感觉异常性股神经痛,以中年男性为多见,发病过程缓慢渐进,大多为单侧性,主要表现为病人自觉大腿前外侧皮肤呈针刺样疼痛 ,同时伴有异常感觉,如蚁走感、烧灼感、寒凉感、麻木感等。开始发病时疼痛呈间断性,逐渐变为持续感,有时疼痛可十分剧烈。衣服摩擦、动作用力、站立或活动时加重,夜间症状明显,常影响睡眠。有时对触摸、冷热刺激更敏感。查体时大腿前外侧皮肤的感觉、痛觉温度觉减退甚至消失,有时伴有皮肤萎缩,但肌肉萎缩腱反射正常存在,也无运动障碍。该病发原因较为复杂,只要是外侧皮神经的任何一段受到损伤均可引起本病,如脊椎增生性骨关节、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病变可压迫刺激该神经引起本病。此外全身性疾病如痛风糖尿病肥胖风湿热梅毒乙醇中毒甚至流感都可导致股外侧皮神经发生炎症而致本病的发生。有些多发性硬化神经根炎神经系统病变腹部盆腔的发炎、肿瘤、结石等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诊断治疗应仔细找寻原发病因。通过蜂针的活血通络作用解除对该神经的刺激。由于该病的发生病机与外伤、受压、受寒等原因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神经缺血缺氧有关。属祖国医学“皮痹”、“寒痹”范畴。蜂针具有增强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肌肉和神经末梢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及镇静止痛作用。具有散寒祛湿逐痹、活血痛络止痛的作用。此外可对症治疗给予维生素B1、B2、B12或以营养神经的饮食消除炎症辅助止痛。

蜂针治疗方法:可用直刺法。配穴与治疗时,可用沿经刺法,或用扬刺法(《内经》说:“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广大者也”),即在该穴的前后左右约0.5~1.0寸处,再加用蜂针,或旁边各点用散刺或点刺的方法。其他可配用肾俞、阳陵泉、梁丘血海等穴进行治疗。  

治疗

面肌痉挛发病率已明显上升 ,对于面肌痉挛的治疗却一直未有很有效的方法。西医一般采用抑制神经的药物或损伤神经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使神经传导消失,造成循环障碍,形成面瘫,从而使痉挛停止。但过一段时间后,待面瘫有所好转时,痉挛也随之复发,甚至痉挛复发于面瘫恢复之前 ,以致雪上加霜,形成了面肌痉挛加面瘫的双重病症。面肌痉挛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面部一侧或双侧抽搐,精神越紧张,痉挛抽搐越严重。其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说,所以常被忽视。久之痉挛加重,甚者抽搐痉挛牵动口角 ,严重者连带到颈部

采用以风市穴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面肌痉挛收到较好效果。本组150例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50例,女性100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 1 6岁 ;病程最长2 5年 ,最短5个月 ;其中原发者120例,继发于面瘫者30例。治疗方法取穴:风市为主 ,配翳风、风池、颊车合谷。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局部皮肤消毒后 ,配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进针1寸,获得针感后留针30min,加 TDP照射 。

人体穴位专题

腧穴相关电子书

人体穴位图

人体穴位图主页(包含找穴方法视频教程等内容)

互动版人体穴位图 穴位功能说明图 十四经脉穴位图 人体穴位图黑白大图
互动版人体穴位图足部.jpg
X tui.png
Jx-5-dan.jpg
Toubuxue.jpg

参看

关于“风市穴”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