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建于1937年11月7日,原名“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1938年加美援华医疗队队长诺尔曼.白求恩来到医院,帮助创建了八路军“模范医院”和“特种外科医院”。1939年11月12日,白求恩不幸以身殉职,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40年1月

Bkquy.jpg

医院命名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印度援华医疗队柯棣华大夫担任医院首任院长。1979年邓小平同志为医院题词:“做白求恩式的革命者,做白求恩式的科学家”。1997年江泽民主席为医院题词:“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07年胡锦涛主席为医院执行维和任务的医疗分队题词:“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目前,医院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和急救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先后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评为“爱婴医院”,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全国百佳医院”,连续三年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评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和“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连续七年被总部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  

目录

医院设施

医院占地35万平方米,分为工作区和生活区两个院落,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工作区占地30万平方米,建有门诊大楼、住院部大楼、体检中心大楼和综合科技楼等多座现代化建筑,医疗用房9万平方米。近年落成投入使用的外科大楼,使用面积3.3万平方米,可容纳750张床位。医疗设备先进,拥有派特(PET)、双光子全数字化电子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螺旋CT、大型X光系列、大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大型电子显微镜、彩色B超、伽马刀、X刀、电子胃镜血液透析机、高压氧仓等现代化设备5900多台(件),总价值4亿元。医院现有52个科室、84个专业,有各类技术人员1500余人,其中高职级专家238名,博士、硕士321名,展开床位2000余张,年均门诊量77万余人次,收容4.3万余人次,医疗业务收益6亿元。拥有国家、全军、军区及河北省重点学科23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风湿病学科、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全军重点专科5个:全军耳鼻咽喉科中心、全军放射介入诊治中心、全军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全军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中心、全军临床药理基地;军区重点专科13个:肾脏病研究诊疗中心、口腔疾病研究诊疗中心、骨科研究诊疗中心、神经外科研究诊疗中心、妇产科研究诊疗中心、儿科研究诊疗中心、神经内科研究诊疗中心、肝病研究诊疗中心、糖尿病诊疗中心、普通外科微创诊疗中心、危重症急救中心消化内镜诊疗中心、眼科诊疗中心;河北省重点专科3个:河北省烧伤整形研究诊疗中心、河北省男性生殖研究诊疗中心、河北省重点专科—中医科,形成了以国家和全军专科中心为重点、以军区和河北省重点专科为支撑的优势学科群。  

所授荣誉

医院曾被国家卫生部、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评为“全国百佳医院”;连续两年被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评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和“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连续三年在全军医院优质服务活动中获“白求恩杯”优质奖;被总后勤部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被联合国儿童基金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并荣获全军“九五”期间全面建设先进医院、河北省文明服务三星级医院、石家庄市讲诚信、反欺诈竞赛优胜单位、石家庄市十大知名医院等多种荣誉,并荣获河北省首届“消费公平合理、医疗质量满意”消费者认证单位荣誉称号。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2001年被总后、军区、河北省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专科介绍

心血管内科 普外肝胆科 神经外科 干细胞移植中心 急诊科 肾脏病科 血液内科 内分泌科 呼吸内科 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 心胸外科 骨科 泌尿外科 烧伤整形科 妇产科 儿科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 眼科 皮肤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口腔科 肝病传染科 麻醉科 老年病 肿瘤科 药剂科 医学工程科 放射线科 康复医学科 病理科 检验科 超声科 核医学科 输血科 遗传医学科 放疗科 健康管理中心 消毒供应科 营养科 信息科  

邢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旧址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旧址位于邢台邢台市

1946年7月1日在在晋冀鲁豫解放区的邢台市,诞生了一座当时闻名华北的医院,她就是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它是由伯承、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领导创建的。

1945年8月,抗战取得胜利,中国革命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当年8月20日,晋冀鲁豫军区成立,刘邓等军区首长从革命战争需要出发,向中央请求尽快建立一所较正规的大医院。中央随即派中央延安医院院长何穆及姚冷子、侯明、何志泉、常宗礼、陈志英6人离开延河岸,奔赴太行山区,开展医疗卫生工作。何穆等人先见到了刘邓等军区首长,此后即开始准备工作。首先合编了原驻扎在长治的第18集团军野战预备医院二所、第一野战医院三所,吸收了野战卫生学校的10多名毕业生设置预备医院。1946年春,预备医院迁往当时率先获得解放的太行直辖市邢台,晋冀鲁豫军区又陆续从各部队调来一大批政工干部和业务骨干充实到预备医院,使一座设床位200张,有医护工作者225名的医院在邢台筹建完成。

1946年7月1日,是邢台历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这天,在邢台北关的邢台师范学校校舍(直隶第四师范学校旧址,今邢台学院),“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成立仪式举行。在炮火弥漫的硝烟中,这所肩负着和平、健康使命的医院诞生了。和平医院,有了一个正式的起点。

解放战争之初,一场场战役在太行山区打响,而在太行山区解放最早的城市邢台市起到了重要的支援基地的作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在这血与火的洗礼中勇敢的担负起了重要的救护职责,为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来主力大军南下,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奉命迁往长治。

(邢台北关河伯祠的邢台师范学校校舍,原直隶第四师范学堂旧址,1946年)

邢台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旧影
关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