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维生素D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医学电子书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维生素 >> 脂溶性维生素 >> 脂溶性维生素化学特点 >> 维生素D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目录

维生素D系固醇类的衍生物,人体内维生素D主要是由7-脱氢胆固醇紫外线照射而转变,称为维生素D3胆钙化醇(cholecalciferol)。植物中的麦角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产生另一种维生素D,称为维生素D2钙化醇

两种维生素D具有同样的生理作用。人体主要从动物食品中获取一定量的维生素D3(它常与维生素A共同存在),而植物中的麦角固醇除非经过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2),否则很难被人体吸收利用。然而,正常成人所需要的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7-脱氢胆固醇的转变。7-脱氢胆固醇存在于皮肤内,它可由胆固醇脱氢产生,也可直接由乙酰CoA合成。人体每日可合成维生素D3200?00国际单位(1国际单位=0.025微克维生素D3),因此只要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即完全可以满足生理需要。

不论维生素D2或D3,本身都没有明显的生理活性,它们必须在体内进行一定的代谢转化,才能生成活性的化合物,即活性维生素D。(参阅第十八章)

维生素D2和D3的生成


图3-1 维生素D2和D3的生成

维生素D2及D3均为无色针状结晶,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除对光敏感外,化学性质一般较稳定。

参看

32 维生素A | 维生素E 32
关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维生素D”的留言: Feed-icon.png 订阅讨论RSS

目前暂无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医学百科条目

个人工具
名字空间
动作
导航
推荐工具
功能菜单
工具箱